北京簋街最后一夜 来往食客如过江之鲫
夜幕悄然降临,东直门簋街的人声照例升起来,每天如此,3月14日也一样。也不一样。过完这一天,这里的灯红酒绿就将烟消云散,簋街就要拆了。
与三里屯酒吧街一样,簋街在京城夜文化里不可或缺,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餐饮食肆的范畴,北京人寄予这里的是对生活的蒸腾。人们选择在这天晚上在簋街大吃一顿,以此告别这个北京夜生活胜地。
人约黄昏后
晚上8点,我们来到簋街。放眼簋街,其繁华气象丝毫没有改变,紧挨着东直门的“东直门羊蝎子”、“金鼎轩”等几家大餐厅可以说是簋街比较有代表性的,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上塞满视野的红给人极大的震撼。霓虹灯依旧闪烁,来往的车辆四处寻找停车位,沿街两侧停满了车辆。
最后一夜,来往的食客如过江之鲫,各饭馆的领位员们也是来来往往忙得不亦乐乎。一位领班告诉记者,马上就要搬迁了,人们此时不吃更待何时?店里高朋满座,人声鼎沸,空气里弥漫着香辣,还似乎弥漫着什么特殊气氛,有食客在慨叹不已:“这儿要拆了,知道么?以后就吃不着了。”也有的顾客并不太在意最后的晚餐,刚泊完车的江先生表示并不知道簋街即将拆迁的消息,只不过是偶尔到这里消费休闲,没想到就赶上了这最后一夜,还真是巧了。
重整锣鼓再开张
来到“金鼎轩”,门童招呼我们走好,接着快速走到马路边上替新一拨客人打开车门。店门口,清一色西装的小伙子胸前斜披着红色的“本店迁往地坛”的绶带,门口的一台大屏幕彩电则不断地播放新店的介绍。跟随这个小伙子走进“金鼎轩”,记者正巧看到一批员工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换班。
除了“金鼎轩”这样的大去处,簋街还有许多小门脸,在路南的一家不算太大的餐馆里,翁先生说只是接到了一个街道的拆迁通知,至于饭店的明天,他们还没有具体的筹划。
比起大餐厅的大肆宣传,小餐厅们则在不声不响地准备着,一个叫“金三角”的小餐馆已经开始搬运燃气钢瓶。“华宣”餐厅里面还有一些顾客,后堂的师傅们已经搭上梯子,爬上屋顶,做一些拆迁的准备工作,他们只知道干活,具体往什么地方搬,他们也不知道,因为老板没有告诉他们。
几乎每个店的员工都说“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此情可待成追忆
卖花的小姑娘、卖气球的小男童看到行人就上去推销,看到有车停下就迫不及待地迎上去,举起他们的商品,不晓得他们知不知道拆迁之事,知不知道拆迁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些小摊贩对簋街也依依不舍。记者在卖烟的宋先生那里买了一包“七星”牌香烟,烟还是一样的牌子,不同的是价格变了,以前要12元才能买一包的现在只要10块钱了,记者与他搭话:“怎么突然降价了?”他反问记者:“这里一拆,人就没了,还做什么生意?”言语之中不难看出,宋先生对离开这个地方还是有点依依不舍,毕竟“在簋街设摊卖烟已经有几年了,我们也早已成为簋街的一部分了。”
转了半夜,我们来到“金三角”,几瓶啤酒,一盘“麻小”,采访之余感受一下“最后的晚餐”的氛围。除了记录这里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我们同时也是簋街常客。酒,依旧清苦;虾,依然麻辣;服务员仍然面带微笑。然而这一切都将在天明后湮灭,成为一堆瓦砾。酒过三巡,几个“麻小”下肚,脸上露出一层红晕,额头渗出些许汗珠,古老帝都的一隅,我们在品味。
- 关键字搜索: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