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杨澜上了《纽约时报》头版吗?

记得在 1997年底左右,听有一位刚从国内回到美国的朋友说,在一个书摊上翻了翻杨澜正在国内畅销的《凭海临风》,就感觉有些地方像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可也具体说不出到底哪儿像,只记得在该书前言中吴征写道,《纽约时报》记者就杨澜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这位朋友说,“我读过这篇文章,并没有多长,而且也只是在地方版或里面的一个什么版。保证不在头版,又是唬国内老百姓。”

我也记得当时粗略扫过一眼这篇东西,没太在意,后来就随着旧报纸扔掉了。但我也敢肯定它不在头版,这不仅因为按照任何新闻常识杨澜在美国都不具头版的新闻价值(除非她取代江泽民成为国家主席),而且据《纽约时报》“内部情形”(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的报道,该报对头版消息的处理历来都是非常严谨的。而且恰巧当时《时代》周刊( 1997年9月29日)有一篇介绍《纽约时报》编务的文章,文中说,即使英国王妃戴安娜的去世,《纽约时报》也只在头版给了并非粗体的一行标题和简短的报道,执行总编辑表示他还想处理得更低调。

戴安娜在美国是多么大的名气,但除了她的死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她极少能上《纽约时报》头版。那么(别说在 1996年,即使今天也同样)毫不被美国人知晓的杨澜凭什么、怎么可能上《纽约时报》头版呢?

但当时我也像那位朋友一样只是感叹一下“唬国内老百姓”而已,没再理会。这次为了准确,我从《纽约时报》上下载了这篇文章,文尾清楚地标明是在商业金融版。由于担心是否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这文章在头版发了一个豆腐块,然后转到商业金融版(因为在下载的文章中无法看出),所以核实了该文作者本人,现《纽约时报》驻香港记者马克.蓝德勒(Mark Landler),他说文章只是发在商业金融版的头版。

就这篇文章,吴征在《凭海临风》序言中写道:“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竟写了一篇篇幅极长的文章,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

《纽约时报》头版的份量和《纽约时报》商业金融版头版的份量有多大差别?如果说它几乎像“美国艾美奖”和“国际艾美奖”的差别也不算太过份。就哪一条消息、哪一个报道、哪一幅照片上头版,上头版几条,照片摆在什么位置等等,《纽约时报》执行总编和各版主编一起每天和驻华盛顿、波士顿等主要城市的记者站开连线电话会议讨论商定。虽然我们读者每天读来很平常的报纸,但头版那些消息、报道和照片是否能反应当时的重大事件或有代表性的故事,都是经过主要编辑们相当认真的讨论才决定的。而上其他版面的报道则由各版编辑决定。

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了起码 21个和新闻有关学分的杨澜,不至于不知道《纽约时报》头版和商业金融版头版在份量上的重大差别。相反,大概正因为心知肚明、非常清楚地知道这种差别,才可能做出完全和在艾美奖问题上一样的误导。

那么这篇被吴征称为“篇幅极长的文章”到底有多长呢?《纽约时报》自己的统计是 1131个字。不知道有多少中国读者可以把一千多字的报道定义为“篇幅极长”?

在阳光卫视网站和许多媒体报道中的杨澜简历上,都有这句话:“在美期间,曾被《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主要美国媒体大幅报道。”

这里且不说《纽约时报》的1131个字和《新闻周刊》上的820字能不能被称为“大幅报道”?就说上面这句话的口气,明显会给国内人一种感觉,杨澜在美国做出了什么突出成绩,所以才受到《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的“大幅”报道。

而事实上,有这两篇报道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也是吴征亲自导演的。在美国,有不少从大陆出来的华人雄心勃勃地想要把美国的电影、电视、音乐等输入中国,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事业,对美国商人也很有吸引力。吴征就以他要把美国的音乐、电视节目等引入中国的雄心征服了前华纳音乐集团主管莫咖多(Robert Morgado)。莫咖多 1996年自己开了Maroley Communications公司之后,开始往吴征刚创建不久的娱乐公司输入资金。

而吴征和号称“中国的奥普拉.温芙瑞”杨澜的联手,尤其是吴征表示他已经把“杨澜视线”发行到了中国50多个省市的电视台,覆盖了中国两亿电视观众的80%,自然是对美国人颇有吸引力的成绩;要知道,真正的奥普拉.温芙瑞也只不过有两千万观众,而大名鼎鼎的CNN的莱瑞.金(Larry King Live)节目才 100多万人的收视率。美国人清楚两亿人和两千万人的差别,却不清楚这两者之间消费能量的差别,更不清楚两边新闻制度的巨大不同。杨澜总是在美国强调她的节目收视率是全国之冠,可是当年除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之外,中国人还有别的电台、节目可以选择吗?

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了起码 21个和新闻有关学分的杨澜,不至于不知道《纽约时报》头版和商业金融版头版在份量上的重大差别。相反,大概正因为心知肚明、非常清楚地知道这种差别,才可能做出完全和在艾美奖问题上一样的误导。

莫咖多由于职业关系熟悉在纽约专门报道媒体方面消息的《纽约时报》记者蓝德勒,于是吴征通过莫咖多打电话给蓝德勒。纽约虽然是世界媒体的中心,但也绝不是每天都有吸引人的消息和故事,在很多情况下记者们都在沉闷、无新意的消息中周旋。所以,一个有近两亿观众的中国媒体明星,又要把美国节目输入中国,从商业角度自然也是有报道价值的。

于是有了一顿午饭,有了一篇一千多字的报道。毫无疑问,这篇报道的产生,完全不是由于杨澜在美国做出了什么成绩,而是由于她在中国的“成绩”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中国的奥普拉.温芙瑞”、“有近两亿观众”的《杨澜视线》等等。

尽管不是登在《纽约时报》头版,但毕竟《纽约时报》是大报,商业金融版的报道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又有了《新闻周刊》的820字。虽然在《纽约时报》报道之后的确会有些媒体来找杨澜,但我不太相信吴征序言中所说的:“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之后一个月内,竟有50多个媒体单位要求采访杨澜,除了《新闻周刊》外,她一概谢绝。”

我之所以不相信这种说法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杨澜是美国人毫不知晓的外国人,对她的报道只是国际事务报道中的一部份。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的中国人都会发现,一般美国人对国际事情的关注远低于中国人,他们更对当地消息感兴趣,这也是美国几乎没有全国性大报(除了软性新闻为主的《今日美国报》之外)的原因之一。在美国你根本找不出来50家像《纽约时报》那样给国际事务那么多报道的媒体, 5家都找不出来。人们对国际事务总体都兴趣不大,怎么偏偏对杨澜独有情钟?当然,觉得杨澜的故事挺新奇,希望采访报道,(算上电视台等)有个5家、甚至10家也是有可能的,但是“50多个媒体单位”?吴征杨澜最好能凭记忆列一个大致的名单,否则实在难以令人置信。

我之所以不太相信这种说法的第二个原因是,既然杨澜吴征那么看重美国媒体的报道,“曾被《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主要美国媒体大幅报道”这件事不仅被吴征夸张地写进了《凭海临风》的序言,被杨澜正式列入简历,也遍撒在国内许多对杨澜的报道中(在新浪或其他网站检索“杨澜”可找到不少)。既然这么重视,那么如果有更多家报道,像《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时代》周刊等,岂不是更壮观?吴征杨澜会拒绝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曹长青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