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异议作家王若望去世

12月19日晚上10时58分,在中国显赫一时的异议作家王若望在美国纽约的艾姆赫斯特医院去世。就在数天前,曾经因“六四事件”关押并逐放他的中国政府,还托人带话说,他可以回到在中国的家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在最后的日子里,八十三岁的老人握着从中国赶来看他的女儿的手,接到了逐放他的中国政府邀请回国的传话,享受了美国医院免除医疗费用的待遇,也看到了一些好友知己,和他们探视带来的鲜花。 所有的心愿里,他终究也没有了却那叶落归根的念头。

在中国,王若望被认为是最老资格、也是最勇敢的中国异议作家,他同时也是资历比江泽民还深的中共“老革命”:1934年,他在上海因支持中共被国民党军法处判刑10年,赶上全国联合抗日从监狱出来,1937年赴延安并加入共产党,成为中共地委书记,1942年任《农村文化报》主编,1955年出任《上海文学》副主编。

但是,王若望后来坐共产党的牢比坐国民党的牢时间要长、次数要多:1957年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1958年因攻击毛泽东被捕入狱四年; 1987年和刘宾雁、方励之一同被开除党籍; 1989年由于参加声援学生运动的抗议游行,再次被捕。1992年8月5日流亡到美国。

这次很多朋友都到医院去看他,这些友情虽然来得也太晚,但晚到的安慰似乎也是令人感动,何况王若望天性就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他说,“我的情绪处在兴奋中间。”他甚至要给来人唱一段京戏。妻子羊子总是忍不住流泪。但在人们眼里,她从来不是一位软弱的女性,坚强绝不逊于丈夫。

六十岁的羊子比王若望年轻许多,他们的爱情故事是传奇佳话。在贫困的流亡日子里,在中国当工程师的羊子靠为别人做家庭助理维持生计、照料丈夫。

临终前几天,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的王若望,瘦削的脸上透着潮红,看不出任何畏惧,他说:“这是可以预料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