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版Asiaweek宣告停刊

香港出版的Asiaweek(英文《亚洲周刊》)本周四(11月29日)出版最后一期,由于经营困难而被迫停刊,受影响的员工有80人。

Asiaweek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两份英文周刊杂志之一,由AOL时代华纳集团的时代公司出版。

Asiaweek停刊后,区内剩下唯一的英文财经周刊是属于道琼斯公司的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远东经济评论》)。

而《远东经济评论》不久前才刚刚经历了和姐妹公司《亚洲华尔街日报》合并而需要裁减30多名员工的调整。

业绩不佳导致关门

时代公司的主席罗根说,该公司定期检讨旗下企业的业绩,在考虑Asiaweek近期的业绩表现及长远前景后,最终做出停刊的决定。

周刊总裁布莱克则认为,该杂志的业绩受市场经济状况的影响,加上9·11事件的冲击,使经营更加困难,从而被迫停刊。

Asiaweek自1975年创刊,较早前曾经尝试改变侧重,以商业经济新闻为重点以期突破,不过最后仍然难逃停刊的厄运。

停刊前周刊的发行量达12万册,但在全球广告业不景气的气候下受到直接的影响。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AOL华纳集团属下的另外两份杂志《家庭生活》(FamilyLife)及《On》杂志也将遭停刊命运。

失业问题严重

香港近期经济窘境日益严重,不少企业受影响,传媒业更不时传出裁员的消息。

过去两个月,香港的两份英文报章《南华早报》及星岛集团旗下的iMail都分别传出裁员消息。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周三(11月28日)在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开幕式上说,受9·11事件影响,香港经济需要大幅调整,特区政府将出现庞大的财政赤字。

董建华指出,特区政府已经提出短期措施,改善就业,创造3万个职位,同时也会投资在人才资源及教育方面。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周四的公开场合表示,明年四月前会提供其中的8000个短期职位,而在今年年底前会开设3400个。

但劳工界则说,政府分批推出三万三千个短期职位对解决失业问题不会有太大帮助。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