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买房、炒股、养“小蜜” 戒毒专家成大毒枭

 2001-10-26 06: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24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制造、贩卖毒品罪一审判处刘应泉死刑,以贩卖毒品罪一审判处同案犯宋文江有期徒刑12年。

在法院的暂押室而不是研究所的研究室里见到“戒毒专家”刘应泉,不由人不感到痛心。这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研究员,这位曾经承担过多项重大课题的59岁的医药专家做梦也没想到,金钱就像他制造的毒品一样,在美丽的诱惑后面隐藏着死神的面孔。他颤抖着在判决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瘾君子床头的神秘药瓶

2000年12月27日上午10时,海淀分局刑侦支队缉毒队侦查员得到消息,住在海淀区复兴路的无业人员姜某有吸毒行为。

当日下午1时30分,姜某正在家里与朋友一起吸毒,侦查员突然敲响了她的房门,在姜某的桌子上还摆着来不及藏匿的吸毒用具。这时,一个褐色的小药瓶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他指着里面红白相间的胶囊问姜某:“这是什么?”姜某回答:“毒瘾消。”

侦查员拘留了两个瘾君子后,立即把起获的“毒瘾消”胶囊送去化验。化验结果,胶囊里竟含有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美沙酮,含量高达2.3%。经常服用这种麻醉药品,也会形成瘾癖。

经过进一步讯问,姜某交待,“毒瘾消”是她以每瓶180元的价格从一个叫宋文江的人手中购买的。“这种药他一般每瓶卖250元,因为常买,他给我的价钱稍低一点。”

“姜某,你明天给宋文江打电话,就说再要两瓶药。”按照侦查员的部署,一张大网悄悄张开了。

毒贩子供出制毒元凶

2000年12月28日晚7时,姜某和乔装改扮的侦查员来到宋文江的家中购买“毒瘾消”。正在“交易”之时,警察破门而入,当场起获20多瓶、400多粒“毒瘾消”。

47岁的宋文江曾经两次被劳动教养,还曾因诈骗罪被判刑10年。刑满释放后他仍然不务正业,通过他这个中间人,不少瘾君子迷上了“毒瘾消”,他自己也从中获利不菲,一瓶药就能挣近百元。

出乎意料的是,宋文江出售的“毒瘾消”竟全部是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所的研究员刘应泉那里买来的。

“刘应泉说这是一种戒毒药,我曾经拿着这种药去山西的一家戒毒所推销,他们检验后说里面有美沙酮,是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没有要。后来我就把它卖给了吸毒的朋友。我曾经看到刘应泉用一块木板钻上小孔,做胶囊壳,然后加入药粉就行了,非常简单。”

制毒原本为捞名

59岁的刘应泉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还曾经参加过肿瘤防治等9个重大课题的研究。

1994年开始,刘应泉对戒毒药品的研究发生了兴趣。他研制成功了一种戒毒新药“毒瘾消”,这时的“毒瘾消”还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里面不含美沙酮。他的这个项目获得了研究所的批准,不久就在云南的一家戒毒所进行了临床实验,刘应泉也以研究人员的身份赴云南考察。可是这种药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加入美沙酮,其麻醉性可以使吸毒者暂时忘记海洛因,但是也可能转而形成新的依赖。得到这个信息后,他以科研为名,从戒毒所里拿了20片美沙酮,回到北京后就开始潜心研究美沙酮的制造方法。1996年,他终于“破译”了美沙酮的生产工艺,利用从化学试剂店买来的药品自己生产出了美沙酮。

他把自己生产的美沙酮添加到原来的“毒瘾消”中,在没有获得任何批准的情况下,开始生产这种所谓的“戒毒药”。他还把新的“毒瘾消”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上报到有关部门,甚至通过了专家评审。身为药品专家,他当然知道麻醉药品美沙酮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他在相关的报告中闭口不提这种“毒瘾消”中含有美沙酮,但在向国家申请生产批号时,“毒瘾消”中含有的美沙酮被查出,没有获得生产许可。

研究员家成了毒品工厂

“潜心”研究的成果没有获得合法身份,刘应泉很不甘心。他索性在自己家里开始了毒品生产。

刘应泉最早研究的纯中药“毒瘾消”的临床情况曾经在某中药杂志上发表,广东某戒毒所慕名向他讨教,他却把含有美沙酮的“毒瘾消”卖给了人家。1998年,他通过一个朋友(也是吸毒者)认识了宋文江,就把自己研究的“戒毒药品”推荐出去,宋文江很快为他找到了买主。眼看着这种黑市药品为自己带来了滚滚财源,他也就不再提“毒瘾消”的生产许可一事,而是把租住的东直门南大街的一所房子和用赃款买来的朝阳区东旭花园的房子变成了地下加工厂,夜以继日地生产毒品。为了扩大生产,他还通过在承德某药厂工作的熟人委托该药厂加工美沙酮,打出的旗号是生产戒毒药。

毒资用来买房、炒股、养“小蜜”

刘应泉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女儿出国留学,另一个在公司工作。他的妻子也是科研人员。得知丈夫在加工管制药品,妻子百般规劝,可是此时的刘应泉早已被金钱迷住了眼睛。他瞒着妻子,继续铤而走险。成为阶下囚后,回忆起妻子的规劝,他竟说:“我们的矛盾就在于她的胆子太小,而我的胆子大。”

让一向遵章守法、埋头科研的刘应泉胆子大起来的是“毒瘾消”带给他的暴利。尽管过去开公司他也赚过些钱,可是在制毒的巨大利润面前,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良知。

刘应泉生产一粒“毒瘾消”成本只有2元,可是宋文江从他这儿购买的价格是每粒8元。一瓶“毒瘾消”里面装15粒胶囊,这样一瓶药刘应泉可获利90元。刘应泉前后共生产了十几万粒药品,出售中获利30余万元。他在东旭花园购置的三居室的住房和他在股市上20多万元的投资都源自于此。

刘应泉被抓获时,侦查人员在他的两处住房内搜出了3大箱、29公斤“毒瘾消”,其中含美沙酮941克,还起获了大量半成品和制毒工具。
另据某报报道,除了制毒,刘应泉还有两个“小蜜”,她们均是外地医院的大夫,对刘应泉的“制药特长”崇拜得五体投地。金钱似乎真的让他得到了曾经向往的一切,醺醺然的刘应泉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又找到了“感觉”,他甚至夸口说自己连伟哥也能生产。

瘾君子为何“钟情”“毒瘾消”

刘应泉当然知道制毒的下场,所以从堂堂的研究员堕落为制毒犯后他仍矢口否认自己生产的是毒品,他甚至把自己描绘成拯救吸毒者的神医,还把每粒6元钱的暴利说成是为了收回成本。实际上,在明知美沙酮是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的情况下,他的所谓“戒毒”不过是在用一种新的毒品继续麻醉无知者的身体和心灵。

刘应泉生产的“毒瘾消”有两种,一种是红白胶囊,其中的美沙酮含量较高,一种是蓝白胶囊,美沙酮含量较低。红白胶囊的销量特别好,而蓝白胶囊几乎无人问津,原因就在美沙酮的含量上。

购买刘应泉的“毒瘾消”的都是些瘾君子,他们买药名义上是为戒毒,实际上是把“毒瘾消”当成了毒品的替代品,尤其是对那些囊中羞涩的瘾君子来说,价格相对便宜的“毒瘾消”的确能解燃眉之急。

根据国家对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植物及其制剂都属麻醉药品。国家之所以对这些药品严加管制,就是因为这些药品会成为瘾君子的替代品。据了解,在我国农村一些地区,因为无钱吸毒,瘾君子们甚至会把止痛药、止咳糖浆作为代替品。刘应泉制造的这种毒品,虽然和常见的毒品不同,但是一旦吸服上瘾,也同样会危害人的健康。


消息来源:北京晨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