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中国人--“红楼”展览始末

今年8月27日,“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展览”,即“红楼展”在福建省厦门市登场。当局企图借这类展览,宣扬当局反腐败的成绩,并对全社会进行反腐倡廉教育。

然而,“红楼展”仅仅持续了三个星期,便于9月17日草草收场,匆匆关门。个中原由,颇值得玩味。

厦门远华走私案,被称为中共建国以来最大的腐败案;红楼,被称作是走私主犯赖昌星用来腐蚀干部、大行贿赂的“腐败大本营”。有了这两个官方定义,红楼,便被赋予特殊的时代含义和政治含义。官方和官方御用的新闻媒体,对此大肆炒作。

早在展览之前,御用新闻媒体便活跃起来,连篇累赘地造势,为“红楼展”做铺垫。在炒作中,媒体对红楼中的色、性、金钱,极尽描绘和渲染之能事,什么“风尘女子”、“风尘佳丽”、“鸳鸯浴缸”等名词,成了千篇一律的要点。文中故作神秘的内容更达到了“意淫”的胜境。尤其对“某歌星”因与赖昌星侄子恋爱,被赠价值400万元名车一事,炒得登峰造极。从“可能涉案”的暗示,到“可能窝赃”的猜测,到“非法同居”的想象,一壶不开,又提一壶,不嫌人言可畏,大有穷追猛打,置之死地,欲制造当代阮玲玉悲剧的恶毒用意。

媒体的炒作,撩起他们自己人欲望的同时,也撩起了全社会的欲望。果然,展览一开始,人潮蜂拥而至,本来是五元钱一张的门票,被炒到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以上,一些当地人立即干起了临时“倒爷”的角色,专靠倒门票牟暴利。厦门市也大谈特谈起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所谓“腐败展”经济。

参观中,人们对红楼内豪华的陈设、奢靡的氛围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尤其对鸳鸯浴缸、按摩床、玻璃幕墙等发出啧啧赞叹,对KTV包间、舞池、总统套房等流露出莫大的羡慕。有人当场便感叹说:要是咱也来享受一回,才值呢!有人回去后还津津乐道,一传十,十传百,以至更多的人跃跃欲试。

于是,人潮滚滚,络绎不绝。许多人不远万里而来,以“接受教育”为名,以大花公款为实,游山玩水,饱食终日。参观过后,还没有腐败过的人,直说“真想腐败”;腐败过的人,觉得自己“腐败得不够”,发出“看看人家”的不平之鸣;一贯腐败的人,找到了“继续腐败”的最佳理由。于是,“腐败展”滋生出更大的腐败。不可不谓天大的讽刺。

在经历了三个星期、十万人门庭若市的盛况之后,当局突然关闭了红楼,并宣称:永久关闭。一场人间闹剧于是草草收场。

闹剧收场之后,是深深的思索:红楼展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首先,“红楼展”里面,究竟有多少真实的东西?远在加拿大的远华案主角赖昌星说:简直是笑话,那么普通的红楼,里面有什么嘛?曾经在红楼工作过的几名工作人员,在接受《“远华案”黑幕》一书作者盛雪的越洋电话采访时说:报上说的有关红楼那些事情,我们在里面工作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连中共派到加拿大法庭作证的有关人员也承认:没有发现赖昌星用红楼腐蚀官员的确切证据。

显然,实际的情况是,红楼被动了手脚,展览前被人重新布局、包装,据内情人说,连里面展示的物品,其标价都比原价高出十倍甚至数十倍。原来,共产党“假大空”的“光荣传统”,又在反腐运动中派上了用场。

其次,最关键的一点是,“红楼展”闹剧,折射出的,是全民族的腐败。新闻工作人员的腐败意念,中共干部的腐败习惯,普通民众的腐败心态,都在这场闹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经过半个世纪的共产党独裁统治,奴性十足的中国民众,别无志气,只有上行下效,在全面的制度性腐败泥潭中,载沉载浮,达到全民腐败、全民堕落的历史性深度。

本文留言

作者陈劲松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