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收到3份录取信 倒卖考生名字能赚钱

简阳低分高考生王××没有报考某些成人、民办大学,却意外收到了3封录取通知书一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众多考生、家长及读者十分不解的是:这些学校从哪里知道了本该十分保密的考生信息?

  9月4日,记者采访到了四川省教育学院学生姜帆(化名)等“业内人士”,了解到个中的一些内幕。

  姜帆,原南充某中学教师。1999年3月左右,一位校友找到他,说受某大学的委托,要搞一份全省初中、高中毕业生名单,内容含学生姓名、年龄、成绩和详细的家庭地址等,一个初中生0.2元,一个高中生0.3元。姜当年就负责了南充地区的初、高中毕业生信息的收集。

  由于地区招办、县招办对学生信息十分保密,他就打电话或写信给在教书的同学,托他们搞一份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名单。对没有熟人的学校,他就亲自去,谎称是××大学或××中专校招办工作人员,一般的学校都会提供。

  去年,姜以每个初中生0.5元、每个高中生0.8元的价格接管了南充、绵阳、内江、自贡、乐山5个地区的“抄单”工作。然后在每个地区又找了个代理人,发展为自己的“下线”。这一年,姜赚了1.7万余元。今年,姜几乎揽下全川的单,“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前两年好做,今年不好整了。你不要小看这个生意,一年赚个五六万没问题,搞得好一年赚10万也没问题!”昨日,曾是“抄单”工作“要员”、现为某装饰公司负责人的赵先生接受采访时快人快语。赵称,他曾在四川教育学院发展了10多个“下线”。那年他赚了好几万。

  “真正赚钱的是‘总头儿’,他把同一份名单卖给多个成人院校、民办高校。1995年,买名单的学校是以每个学生1元的标准付费,今年已涨到每人5元了。全省初高中毕业生几十上百万人,即使只抄一部分,也是好大一笔钱!”赵说,“学生信息基本上从学校或毕业班主任老师那里获得。其实这就像搞传销,只要‘下线’多,名单全,准能赚到钱。”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