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的今天,她正准备上英国一所著名女子学校。她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成了他们的掌上明珠。
BBC中文网记者伟亮采访了这个家庭:
这是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
“华春瑞”是杭州儿童福利院(即孤儿院)给她起的名字,出生日期1996年10月1日也是福利院为她定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她的亲生父母给她起了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她真实的出生日期。
更没有人知道她是在什么地方出生的。根据福利院的记载,她是在一户人家的门槛检到的。
春瑞在孤儿院度过了生命的头17个月。
"她看上去是个胖孩子,当时身上穿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总共有七层,那时候她肺部感染,还发着烧。"春瑞的养母朱迪·贝文对我忆述了她在杭州一个饭店房间内刚刚见到春瑞时的情景。"福利院给她吃的东西,份量还可以,就是营养不好。"
心都熔化了
朱迪和她的丈夫约翰·杰伊给春瑞起了英文名字Josephine约瑟芬。
"约瑟芬很早就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和我们在一起)两天后,早餐时她就不再喝米粥了,她喜欢上了奶粉。"
早晨我为她准备牛奶,她用那大大黑黑的眼睛就那样望着我,我的心都熔化了。
抗生素也很快地治好了她的肺部感染,三天后她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孩子。
"她实在太惹人爱了,最初几天,早晨我为她准备牛奶,她用那大大黑黑的眼睛就那样望着我,我的心都熔化了。"
朱迪说,他们夫妇俩把约瑟芬带到英国后,孩子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看着她在公园里高兴的样子,真难让人相信她在中国的孤儿院里度过了17个月。她在那里没有自己的玩具,也没有自己的衣服。"
夫妇俩说,他们本来很想看一看约瑟芬住的福利院,但是却没有得到准许。
不过在中国的一个朋友后来替他们拍摄了一些孤儿院的照片。
"从照片上看,全是秃秃的墙和水泥地,每张小床上有三个孩子。
"在拍照的时候,工作人员对照相机满脸堆笑,但是笑得没有一点色彩。"
"命中注定是我们的孩子"
朱迪和约翰自己没有孩子。为收养约瑟芬,他们历尽辛苦。首先要过的一关是英国政府。在英国,想要收养孩子的夫妇必须要先得到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的核准。夫妇俩在这方面竟然耗费了两年半的时间。
"开始的时候,他们认为我们不合适领养孩子,说我们太投入工作,对养育孩子缺少热情和喜悦感,"朱迪说。
社会福利部门的人员还一再向他们强调,从孤儿院领养的孩子通常都有许多"问题",比如无法和新父母建立感情纽带,等等。
此外,他们又花了八个月才获得中国方面的批准。
"但是约瑟芬命中注定是我们的孩子。"朱迪说。
"我们收养约瑟芬时,她已经一岁半了,从一开始她就很喜欢同我们亲近,头三天,她一直抓着我和约翰不放手,过了一个星期,在机场候机室内,人挤人的,可是她老远就能认出我来。"
在中国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下,许多女婴被遗弃。那么为这样的一个女孩做母亲有什么感受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英国)我们经常引起人们注意。比如我带着约瑟芬逛商店,有时她跟在我后面,我就听到有人喊:这是谁的孩子?我通常都会自豪地说:是我的孩子。
又有一次一位太太问在我身边的约瑟芬是不是找不到家了。约瑟芬是个中国孩子,而我们是白人,一般人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会是她的父母。"
收养一个不同种族的孩子,在是否应该让孩子和其他人了解这收养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没有选择。
那么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和父母这么不同,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过去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约翰说:"收养一个不同种族的孩子,在是否应该让孩子和其他人了解这收养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没有选择。"
朱迪拿出一本相册,在一旁的小约瑟芬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对我说那就是她被人检到的地方。约瑟芬的妈妈对我坦然的说,他们一切都不对孩子隐瞒。
天资聪颖
小约瑟芬喜欢绘画,而且很乐意让我观赏她的作品,我赶快拿起照相机抓拍了上面的镜头。
拿约瑟芬在中国时的照片和她现在的样子比较,就可以看出她的变化有多大。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孩子应该拥有的一切,她现在都有了。
朱迪是不会错过任何夸奖自己女儿的机会的。当我苦思从什么角度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立即插话说,就从约瑟芬考上了英国一所著名女子学校开始吧。
约瑟芬通过面试和测验考上的是South Hampstead School for Girls (南汉普斯特女子学校)。许多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上这所学校就读,但是入学考试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每七个参加考试的孩子中才有一个能进这所学校。
"约瑟芬在中国孤儿院里度过了17个月,错过了婴儿接受讯息的关键时期,还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这说明她是多么聪明的孩子," 朱迪显得很自豪。
为了方便约瑟芬就近上学,朱迪和约翰夫妇俩决定把家从伦敦东边搬到西北边靠近这所学校的地方。这个故事发表的时候,他们也已经乔迁了。
- 关键字搜索:
- 一个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