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奧黛麗赫本曾是二戰間諜 冒死替抵抗軍傳情報(圖)
奧黛麗赫本(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Pixabay)
【看中国2025年1月4日讯】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是影壇最經典的面孔之一,她的代表作品包括了《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也是美國EGOT大滿貫的得主(艾美獎、葛萊美獎、奧斯卡金像獎和東尼獎),更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然而在她優雅溫柔的外表下,卻有著勇敢和冒險的內心。據BBC播客節目揭露,她於青少年時期、納粹佔領的期間,不僅以芭蕾舞者的身份來為抵抗組織籌款,甚至為荷蘭的抵抗軍運送秘密訊息。
奧黛麗於1929年出生在布魯塞爾,母親為荷蘭貴族艾拉范希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而父親約瑟夫赫本魯斯頓(Joseph Hepburn-Ruston)是一個英國和奧地利混血商人。她在倫敦時期,父母曾經受到奧斯瓦爾德莫斯利(Oswald Mosley)所領導的暴力反猶英國法西斯聯盟(BUF)吸引。
她母親還替BUF的雜誌撰寫文章,並讚揚她眼中納粹德國的「輝煌」。在赫本6歲之時,父親就離開了家庭,之後因與外國法西斯的聯繫,而遭英國當局逮捕且在戰爭期間監禁。
赫本的兒子盧卡多蒂(Luca Dotti)在接受《荷蘭女孩》一書的作者羅伯特馬岑(Robert Matzen)採訪之時回憶說,在小女孩時期,她就非常外向,且喜歡笑、表演,因此我的祖父給她起綽號是「猴子拼圖」。在該書記錄了赫本於二戰期間的經歷。
馬岑表示,赫本的母親艾拉認為,因為德軍可能很快就穿過法國而入侵英國,因此英國(特別是肯特地區)對於奧黛麗來說已經不再安全了。因此,艾拉將她從英國的寄宿學校接走,且搬回荷蘭的一處家族莊園。而後赫本進入一所舞蹈學校,並使用了更加荷蘭化的名字「阿芮里安特范希姆斯特拉」(Adriaantje van Heemstra)。後來她開始從事演藝事業時,才改成赫本這個姓氏。當時赫本的母親仍然崇拜希特勒,甚至認為德軍絕對不會入侵她的國家。
多蒂談及母親早年在荷蘭的經歷時表示,搬至荷蘭並不是回家。她不會說荷蘭語,以致還得於一所荷蘭學校裡學習,並與取笑她的孩子們相處。
希特勒在1940年5月入侵且占領荷蘭。有關當時的情況,馬岑稱,東線戰場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熔爐,由於德國無法快速滿足那裡所需資源,使得德軍必須為士兵提供糧食與衣物,而這些皆從荷蘭及其他遭占領國家來徵收。
赫本的舅舅奧托范林堡斯蒂魯姆伯爵(Count Otto van Limburg Stirum)也堅定反對納粹的統治。1942年,有一個抵抗組織試圖於鹿特丹附近來炸毀一列德國火車。雖然斯蒂魯姆伯爵並沒有參與其中,但仍因其著名的反納粹立場而遭逮捕。之後納粹特工將他與另外4人帶至森林裡槍決,並將遺體埋於無名墓中。而赫本將斯蒂魯姆伯爵視為自己父親般的存在,因此他的死亡令她無比悲痛。由於這件事成為全國性事件,同時也是荷蘭人民的重要刺激點。
儘管赫本的家庭曾經擁有優越地位,但納粹仍將荷蘭的糧食和資源挪作他用,致使范希姆斯特拉家族也生活於挨餓中。在赫本15歲時,她被命令加入納粹的藝術家工會(Kulturkammer),否則就必須放棄公開表演舞蹈,而她選擇了後者。
赫本的兒子多蒂談到母親對於舞蹈的熱情時表示,通過舞蹈,她可以做夢,能夠飛翔,甚至可以忘卻一切,這也是她逃避現實的方式。她於遮住窗簾的安全屋內表演,僅有蠟燭微弱的光照亮,以避免被人發現。當時鋼琴的聲音亦壓低至幾乎無聲,在演出結束後為抵抗組織籌集資金,但觀眾卻不能鼓掌。
1944年春天,赫本自願擔任了亨德里克維瑟特胡夫特(Hendrik Visser 't Hooft)醫生的助手。該名醫生為抵抗運動的一員。雖然赫本的母親被認為是納粹的共犯,但維瑟特胡夫特仍還需要支援,來幫助數千名躲避納粹追捕的人。不過他信任赫本,且將她納入行動中。
1944年9月17日,當時赫本正在教堂內,禮拜歌聲突然被引擎的轟鳴聲打斷。這是盟軍為了奪取萊茵河九座橋樑而進行的「市場花園行動」(Operation Market Garden)。當她跑至外面抬頭望時,竟看到成千上萬盟軍士兵乘降落傘降下。但不幸的是,有2個重裝甲的納粹師正好於該地區重新集結,甚至納粹的坦克還經過范希姆斯特拉家門前。此時赫本一家躲進地窖內,並度過了9天的激烈戰鬥。在他們重新出來之時,得知此場戰役是由納粹勝出。赫本也聽到了一棟建築內傳來尖叫聲,納粹正在那裡對荷蘭抵抗成員拷打和殺害。
當前往德國的盟軍飛行員在不得不於荷蘭緊急降落之時,維瑟特胡夫特就指派赫本前往森林內,與一位英國傘兵接頭,並交換藏於她襪子中的暗號及秘密信息。在赫本完成任務,準備離開森林的時候,突然看見荷蘭警察接近。她就立刻低頭採摘野花,並調皮地將花獻給了警察。此時警察被她的行為逗樂了,而未進一步盤查她。從此之後,她就經常為抵抗運動傳遞訊息。
多蒂提及,她很相信善和惡之間的鬥爭,你必須選對邊站。
馬岑稱,德國人並不將孩子當一回事,通常會說,「讓開,小孩子。」荷蘭人因為夠實際,他們認為孩子並不容易引起懷疑,這正好可以用來傳遞情報,以完成抵抗運動中的重要任務,且孩子們喜歡這樣的冒險行動——既刺激且危險,他們更成為了抵抗運動的英雄。
到了1945年2月,每周大約有500名荷蘭人餓死。與許多人一樣,赫本一家也面臨了極端的食物短缺,當時她患上了嚴重的貧血、黃疸及水腫。由於戰鬥再度在他們家門前爆發,使得赫本一家在地窖中躲藏了三周之久。1945年4月16日,外面終於安靜了下來。此時她聞到了一股煙草的味道,其在戰時的荷蘭,煙草幾乎是不可能得到的。她自地窖走上樓梯,開門後看到了5名加拿大士兵正在抽著香煙,並端著機槍對著她。她立即用英語與他們交談,其中有一名士兵喊道,我們不只解放一座城鎮,還解放了一個英國女孩。
戰爭結束之後,赫本向兒子表示,她永遠也不會原諒母親的法西斯傾向。在戰後,她獲得倫敦拉姆伯特芭蕾學校(Ballet Rambert)獎學金。儘管她才華橫溢,可是因為營養不良致使體質永久受損,而無法支撐成為一個專業芭蕾舞者的高強度要求。因此她轉而投身於表演工作,她先在倫敦西區的劇院和電影中出演一些小角色,接著就轉戰好萊塢發光發熱。
1953年,她於電影《羅馬假期》第一次擔任主角。該片在評論界和票房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甚至還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此後她又先後獲得了艾美獎、葛萊美獎和東尼獎。她於演藝事業巔峰期間,都積極參與慈善活動,特別是作為一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親善大使,而為世界各地的兒童福利做出重要貢獻。她在1993年因病去世。
就如同馬岑所說的:「戰爭和她所經歷的一切,已將奧黛麗的直覺磨練得非常敏銳。這些經歷賦予了她豐富的靈感,能夠將自己投入至各種角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