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憤寫下〈祭姪文稿〉 顏真卿天下第二行書(組圖)
顏真卿〈祭姪文稿〉真跡,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環繞的蘭亭曲水邊,名士雅宴上,微醺的王羲之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那麼,「天下第二行書」的美譽是由哪幅名作獲得?
出乎意外,雀屏中選的是一幅看似潦草凌亂,多處塗改的「草稿」,即顏真卿為祭悼安史之亂中遇害的姪子顏季明,悲憤寫下的〈祭姪文稿〉,內容忠義貫日月,令人動容。
顏真卿人品與書品備受景仰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公元709~785年),幼年喪父,由寡母撫養長大。因家貧買不起紙筆,只好將黃土和成泥水,塗抹在牆壁上練習寫字。如此刻苦的環境激勵他勤奮向學,25歲就進士及第。曾任平原太守,封魯郡公,世稱顏平原、顏魯公等。
顏真卿為人篤實耿直,剛正不阿。他的書法筋肉飽滿、端莊雄偉,被譽為「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之後成就最大的書法家。宋代大文豪蘇軾也極力讚揚:「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
俗話說「字如其人」、「書為心畫」,藝術作品透露出作者的道德品格。顏真卿忠君愛國,文武雙全,「忠義之氣,溢於筆畫」,其崇高的人品與書品備受後世景仰。直到現在,許多人學習書法,都是從臨摹工整的「顏體」楷書入門。
雖然王羲之大名鼎鼎的〈蘭亭集序〉排名第一,但是下落成謎。若論傳世真跡,顏真卿的〈祭姪文稿〉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行書」。想要了解這幅穿透千年,慷慨激昂的作品,得從大唐由盛轉衰的關鍵歷史事件「安史之亂」說起。
清南薰殿顏杲卿畫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安史之亂 顏杲卿父子悲壯殉國
唐玄宗中晚年時期奸佞當道、吏治敗壞,藩鎮趁機崛起。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節度使安祿山和史思明藉口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於范陽(今北京)起兵叛亂,勢如破竹。河北各郡土崩瓦解,爆發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時任平原郡太守的顏真卿,事先洞察安祿山野心,備禦抵抗,並聯絡各地起兵反抗;時任常山太守的顏真卿堂哥顏杲卿亦起兵討伐。隔年,安祿山大軍進逼,常山軍力薄弱,數次求援,太原節度使王承業置之不理,常山城破。叛軍以顏杲卿幼子顏季明的性命威逼其投降,顏杲卿不為所動,季明當場被斬首。
史思明將顏杲卿押至洛陽見安祿山,顏杲卿瞋目切齒,怒罵安祿山,歷數其罪惡。安祿山勃然大怒,將顏杲卿綁在天津橋柱上凌遲,一刀刀割下他身上的肉。顏杲卿仍然罵聲不絕,安祿山暴跳如雷,命人割斷其舌:「現在怎麼樣?我倒要看看,你還能罵嗎?」顏杲卿寧死不屈,滿嘴噴血,含糊咒罵,氣絕而亡。
「顏氏一門死於刀鋸者三十餘人,其狀慘絕人寰。」文天祥〈正氣歌〉所寫歷代「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的忠臣義士氣節,其中「為顏常山舌」即指此慘絕人寰之事。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軍收復兩京,戰事較為平息。顏真卿讓顏杲卿長子顏泉明到河北尋找家人遺骸,四處打聽,最終只找到顏杲卿的部分屍骨和顏季明的頭顱。顏真卿哀痛欲絕,艱難地提筆寫下這篇遲來的祭文。
〈祭姪文稿〉:血淚斑斑 震動千古
顏真卿從紀年「乾元元年」下筆,敘述自己是季明的「第十三叔」,以及官職身分。(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開始寫時,顏真卿強忍紛亂的心緒,從紀年「乾元元年」下筆,敘述自己是顏季明的「第十三叔」,以及官職身分。憶起季明自幼才華卓越、品德出眾,「宗廟瑚璉,階庭蘭玉」,好比顏氏宗廟中祭祀的貴重禮器,又如生長在顏家庭院中的香草、仙樹,長輩們深感欣慰,認為他將來必能光耀門楣。此處文字節奏舒緩、大小勻稱,筆墨尚顯平靜溫婉。
接著,寫顏杲卿竭力死守河北重鎮常山郡,自己也受命守平原。季明經常往返於常山和平原之間,傳遞消息,共同保家衛國。顏杲卿收復土門後,安祿山凶威受挫,怒而回兵常山。此時顏真卿情緒激動,筆畫增粗,字形加大。「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他痛恨「賊臣」為一己之私,擁兵不救,導致家族幾近滅門!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筆墨沉重,悲痛至極。
顏真卿哀告上蒼:「天不悔禍,誰為荼毒!」(上天啊!你面對這樣的慘禍,難道沒有悔恨?究竟是誰製造了這場巨大的災難?)
「念爾遘殘,百身何贖?」想到風華正茂、出類拔萃,是顏家希望的顏季明被殺,只殘留一顆頭顱,顏真卿深深自責,身為長輩,卻不能保護顏家優秀子弟。他說:「我寧願用自己的生命交換,但就算有一百個身軀也贖不回一個季明啊!」寫到這兒,顏真卿再也忍不住巨大的哀傷,任滿腔悲緒傾洩⋯⋯
〈祭姪文稿〉越往後,修改越頻繁。字體更加凌亂,大小不一,濃淡任意變化,從行書轉變成幾近吶喊的草書。顏真卿「撫念摧切,震悼心顏」!追思之情切迫,驚愕悲悼,容顏變色。
最後,顏真卿請季明耐心等待,他要為姪子尋找一塊好的墓地。「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如果你靈魂有知,請不要埋怨在這兒長久作客。哀痛至極!請享用這些祭品。)運墨至此,血淚交融,以最悲傷的狂草作結。
筆墨文字是古人的日常,流傳於世的書法名作不一定是耗費心力特意而為的創作。顏真卿寫〈祭姪文稿〉本無意作書,卻是至情至性,一氣呵成,蒼勁流暢中盡現英烈精神,浩氣凜然,令後世感佩。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在世顏體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通常祭文草稿完成後,必須用正楷謄寫,於祭拜亡者後火化。而脆弱的紙本〈祭姪文稿〉有如神助,竟然能流傳千餘年,度過多次烽火劫難後平安渡海,落腳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真是太神奇了。
原題目:悲憤寫下〈祭姪文稿〉 顏真卿天下第二行書撼動千古
(轉載自《看雜誌》第2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