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轟炸烏克蘭扎波羅熱(圖片來源: Alena Natalukha/Suspilne Ukraine/JSC "UA:PBC"/Global Images Ukraine v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0月25日訊】前言
俄烏戰場上,中共對俄羅斯的大力援助,是對歷史嚴重忘卻!
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社會普遍關注各國的立場。出人意料的是,中國政府在這一衝突中並未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反而表現出某種程度的「中立」和「理解」。然而,當我們回顧歷史時,便能發現中共對俄羅斯的這一態度不僅僅是它們現實政治的需要,更是一種令人驚訝的歷史遺忘。作為曾經侵佔中國最多領土、掠奪大量資源、並在多次慘案中直接參與的國家,俄羅斯歷史上對中國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如今,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或默認,不僅是對烏克蘭的冷漠,更是對中華民族自身歷史的一種忘卻和背叛。
一、領土的巨大損失:俄羅斯對中國的侵佔
俄國對中國的侵佔始於沙俄時期,並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奪取了中國大量領土。1662年,《尼布楚條約》成為俄國在遠東擴張的起點,而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更是讓中國失去了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和外西北。這些土地如今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歷史上它們曾經是中國的領土。這些不平等條約不僅象徵著中國在19世紀末的國力衰弱,更標誌著俄羅斯對中國侵略的開端。
然而,中共在面對這些歷史時,卻選擇了忽視。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未對這些土地歸還或道歉。更諷刺的是,今天中共對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卻採取了模糊甚至默許的態度,彷彿忘記了中國自己曾經是受害者的一方。中共的這一立場,不僅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也是在對中華民族歷史傷痕的再次抹殺。
二、物資的掠奪:中俄之間的經濟剝削
除了土地,俄羅斯對中國的掠奪還體現在經濟資源上。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沙俄通過其在中國東北的勢力控制了大量資源,特別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沙俄趁機擴大在東北的影響。二戰結束後,蘇聯則通過對滿洲的佔領,掠奪了中國的工業資源。蘇聯不僅拆除了大量工廠設備,還通過佔領滿洲鐵路、煤礦和鋼鐵企業攫取了中國的重要資源。
這些掠奪行為不僅給中國造成了經濟上的重大損失,也使得中國東北的工業基礎一度嚴重受損。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今天的對俄態度顯得格外不合時宜。當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再次以武力強取他國資源時,中共卻選擇了「理解」其立場,這無疑是在歷史的塵埃中迷失了方向。
三、外蒙古的分裂:蘇聯的歷史遺毒
外蒙古的獨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痛點,然而這一事件的背後是蘇聯操縱的結果。二戰期間,蘇聯通過《雅爾塔協定》迫使中國接受外蒙古的獨立,而1945年外蒙古公投的「獨立」更是在蘇聯的軍事威脅下進行的。最終,外蒙古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中國失去了這塊廣袤的領土,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
對於這段歷史,今天的中共領導層幾乎保持沉默,而俄羅斯從未為此進行過道歉或補償。與其對蘇聯的妥協一樣,中共今天對俄羅斯的聲援也隱含著一種對歷史的忽視與迴避。支持俄羅斯的擴張主義,實際上是在重複當年外蒙古分裂的歷史教訓。
四、歷史慘案:血與火的中俄關係
中俄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侵佔領土和掠奪資源的歷史,還充滿了慘痛的民族傷痕。1900年,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俄軍在中國東北犯下了「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屠殺了數千名中國居民。這樣的歷史暴行,至今仍是中國民族記憶中的一道傷疤。
除了這些慘案,蘇聯在二戰後對中國東北的佔領以及在冷戰時期對中國的背叛行為,同樣是兩國關係中的黑暗篇章。中俄之間並非「傳統友誼」,而是充滿了背叛與血腥的歷史。這些事實,今日中共卻選擇性地遺忘,彷彿這些歷史都不再重要。
五、現實的短視:中俄合作中的隱患
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表面上是基於當前國際局勢的考慮。面對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壓力,中國試圖通過與俄羅斯結盟來獲取戰略上的緩衝。然而,這種基於短期利益的合作忽視了歷史的深刻教訓。俄羅斯作為擴張主義的老牌強權,從未放棄過對外擴張的野心。在侵略烏克蘭的過程中,俄羅斯表現出明顯的冷戰思維,而這種思維並不會因為中俄「友好」而消失。
事實上,中共對俄羅斯的依賴可能在未來為中國自身埋下隱患。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始終是通過擴展其勢力範圍來增強自身實力,當它不再需要中國作為盟友時,曾經的歷史教訓可能會重演。
六、忘恩負義:面對烏克蘭不久前的戰略性支持翻臉無情
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與中國建立了廣泛的軍事合作。最著名的例子是「瓦良格」號航母項目。中國經過修復與改造,這艘航母成為了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遼寧號」對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具有里程碑意義,使中國從一個區域性海軍逐步邁向全球海軍。這一合作直接推動了中國在航母技術和海軍現代化方面的快速發展。烏克蘭還向中國轉讓了包括航空發動機和導彈技術在內的關鍵軍事裝備與技術。這些技術對中國國防工業自主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烏克蘭曾派遣了大量專家幫助中國進行技術培訓和項目實施。這些專家為中國傳授了包括軍事、航空、電子等多個領域的先進技術,縮短了中國在某些技術領域的研發週期。可以說,烏克蘭對中國的支持,使中國在軍事和科技現代化方面獲得了重要的戰略提升。
然而中共不僅沒有感恩烏克蘭在軍事和技術上給予的支持,反而在俄烏戰爭中選擇援助俄羅斯,這種行為暴露了其外交政策中的現實主義和短視。這一決策不僅對中烏關係帶來了不可逆的損害,也在國際社會中損害了中國的形象。
結語
俄烏戰爭不僅是國際秩序的一次考驗,也是中國對自己歷史態度的鏡鑒。中共今天選擇聲援俄羅斯,表面上是出於現實的政治考量,但更深層次上卻是對歷史的遺忘。從領土的喪失、物資的掠奪、外蒙古的分裂到多次慘案的發生,俄羅斯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一個侵略者和掠奪者的角色。面對這些歷史,中共的選擇不僅關乎外交策略,更關乎民族的記憶與尊嚴。忘記歷史,意味著未來可能重蹈覆轍。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共不僅沒有警醒,反而為了短期利益而忽視曾經的苦難與傷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