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大街。(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0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近日,中國政府為吸引台灣「首來族」,祭出各景點免門票一年的優惠措施。然而,此惠台政策可能兩邊不討好,台灣陸委會已呼籲民眾赴陸要注意人身自由安全風險;而大陸網民則批評此政策不公,反彈聲浪四起。
9月30日,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布聲明稱,首批1256個景區推出台灣「首來族」促銷活動,凡是首次辦理台胞證的台灣旅客可在一年內免費遊覽這些景區。
該聲明引述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的說法稱,包括北京天壇公園、頤和園、湖南張家界、西藏布達拉宮等54個5A級、432個4A級景區及其他景區,歡迎廣大台灣同胞前來觀賞。
根據各景區網站公布的淡旺季票價,頤和園聯票約50-60元、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門票約118-224元、西藏布達拉宮門票約50-200元。若走訪10個景區,每人或可省掉總額約1500元人民幣的門票。這對台灣觀光客而言,可算節省了不少旅費開支。
台灣人對大陸政經氛圍有所忌憚
中央社報導,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中國大陸為了刺激消費和旅遊,推出景點免費、低價團等優惠措施,但他呼籲台灣民眾赴陸務必注意人身自由安全風險,同時也要評估赴中港澳的必要性。如果一定要去,行前最好到赴陸港澳動態登錄系統填寫聯絡方式,一旦發生狀況台方可協助。
美國之音報導,現年21歲、不願具名的台北大學胡同學形容,中國景區免門票政策如同「產品試用」邏輯,吸引台灣人看到「不一樣的中國」或營造「中國先進、環境好」的印象,以改變台灣人的認知。
他指出,中國鎖定特定族群的「精準惠台」政策已行之有年,如鼓勵台灣青年或學者訪中等,但大多帶有政治或經濟目的,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台灣人對中國改觀。
他說,他對中國動盪的政經情勢有所忌憚,因此不會為了節省旅費而響應此政策。經過這幾年的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和香港反送中運動等事件,他越發無法認同大陸的政治體制、精英主義及上對下的治理模式,但他表示不排斥中華文化。
胡同學說,中國景區免門票政策或可吸引追求旅遊性價比的台灣中產階級和學生群體,也可改變部分人士的中國觀感,例如他身邊朋友赴中實習或旅遊後,對中國一線城市的科技發展多持正面看法。但他認為,這種短期旅遊看不到中國真實的生活水平及政治問題。
多數大陸人不看好惠台政策
對於這項惠台政策,中國網民看法兩極,但在微博上看衰的大V為數不少。北京博主「海膽君」發文稱:「(中共官方)熱臉貼冷屁股,有這麼好的待遇,人家(台灣)更不願意統一了。」
湖南博主「數知實驗室」認為,政府應該把優惠留給自家人。他表示:「對這個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建議鼓勵不同省份,特別是距離較遠省份之間的旅遊交流,例如華東華中地區省份和新疆西藏內蒙古之間,促進地區間交流多好。」
北京博主「飛象網項立剛」則直言,惠台政策引起了中國人的反彈,「惠台在大陸已經成為一個負面的詞彙」。
重慶市民魏先生表示,中國經濟不好,境內遊人數銳減,政府打「感情牌」吸引台灣人,無非是想賺台灣人的錢,帶動中國各地的經濟。
但他也說,中國民眾對官方屢屢推出惠台政策頗有怨言。他說,大陸媒體一直在拉仇恨、製造對立,老百姓都認為,台灣在搞獨立,心裡會厭惡。但政府突然又出台這種利好政策,他們會覺得不公平,認為台灣不是在鬧獨立嗎,為什麼我們還要給他們這種優惠?
魏先生說,中國不一定能讓短期游的台灣人留下好印象,因為太多歷史文化古蹟已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摧毀,許多景觀是後期仿造的,再加上景區高度商業化、食品安全風險和言論監控等負面因素,未必能達到官方想要的「兩岸融合」的目標。
讓兩岸遊客都受惠更有利於兩岸交流
台灣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林展暉表示,中國政府長期惠台,甚至投資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來拉籠台商。隨著中國經濟惡化,對台持續讓利在中國社會形成了強烈的剝奪感,大陸民眾產生了淪為「次等公民」的不滿。
他推估,台灣首來族遊覽10個景區約可省下約1500元人民幣的門票,相當於中國人均月收入的五成。這樣的優惠卻獨厚台灣人,會讓中國民眾心生「自己國家旅遊都玩不起」的負面情緒。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初公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218元,平均月收入僅3,268元。
林展暉說,上述政策意在強化台灣人的同胞情感與文化認同,帶有強烈的統戰目的,但其實不利兩岸健康有序的交流。若能全面開放,讓境內外遊客一律受惠,反能刺激內需,也更有利於兩岸之間的交流。
他直言,短期旅遊只能改變台灣人對中國的片面印象,不易扭轉對中國的政治立場。他認為,中國須提升觀光品質和文化水平,如服務員態度、亂喊價、亂插隊等亂象,才能留住台灣旅客。
林展暉也指出,中國7月實施國安新規,允許執法人員查驗入境者的手機和電腦的舉措也讓台灣人反感,這將降低台灣人赴中旅遊的意願。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