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閨女」到底跟「黃花」有何關係?(圖)


「對鏡貼花黃」的示意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逾荳蔻之齡且尚未出嫁的女子時常被稱為「閨女」,甚至是「黃花閨女」或「黃花大閨女」。可是,為什麼未嫁女子會和「黃花」牽扯在一起呢?這類說法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難道真的和黃色的花有關?其實,關於「黃花閨女」一詞的由來,民間流傳兩種說法,一種關乎菊花,另一種則關乎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與梅花的故事。

首先來說說「閨」字。《爾雅‧釋宮》將之解釋為:「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因為指涉的為「門」,故「閨」專門指女子的臥室,像「香閨」、「蘭閨」等詞彙也是專指女子的內室。那麼「閨女」當然就是指室內之女、在家之女。當女子出嫁時,則稱為「出閣」。

只是,未嫁女子又是如何跟「黃花」聯繫起來的呢?

第一種說法指「黃花」是指菊花。古人將菊花拿來比喻品性高潔、節操狷介之人。當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則意指尚未結婚、是處子之身的女子。

第二種說法與南北朝劉宋時期,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有關。

根據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引述《雜五行書》所載,相傳有一年冬天,壽陽公主在梅花盛開期間於宮殿簷下歇息,那時恰巧有梅花落在公主的額頭上,漬染之後竟在她的額前留下了斑斑花痕。如此自然又漂亮的點綴,令公主更顯得嫵媚動人。自此往後,壽陽公主就經常在前額貼上梅花作為妝飾,宮中的人見著後,都紛紛稱讚公主十分美麗嬌柔。公主這樣的裝扮則被稱為「梅花粧」。

過段時間後,民間女子爭相效仿壽陽公主的梅花粧。雖然梅花有白、紅、黃等數種顏色,但因壽陽公主在額頭上貼的是黃梅,因此世人亦沿用黃梅來做額前粧點。若是在沒有梅花的時日,女子則會使用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塗抹在額上,而這種粉料則被稱為「花黃」。

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想必清楚,實際上早在劉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貼花黃的妝飾。著名的北朝民歌《木蘭辭》(又名《木蘭詩》)有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這首樂府詩描述了孝女木蘭代父從軍,以及榮歸故里後,重新恢復黃花閨女的情節。當然,內容亦提及這名能繡能戰的黃花閨女令同行十二年卻不知曉她為女子的夥伴當場驚惶不已。後人亦可由《木蘭辭》獲悉,「貼花黃」是當時民間女子喜愛的粧飾。

因為梅花粧的顏料與花樣均為黃色,是未出嫁女子會使用的粧飾,因此「黃花閨女」便逐漸成為未嫁少女的稱謂,沿用迄今。 

本文留言

作者初新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