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堅持推進的製造業模式或致全球貿易戰(圖)


習近平堅持推進大規模投資的製造業模式。(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雖然中國經濟下滑,但官方決定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政策顧問指出,本應提振內需刺激消費,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堅持推進國家主導的製造業模式,帶來了全球貿易戰的隱憂。

習近平堅持推進大規模投資的製造業模式

北京當局近期宣布了大規模的製造業投資計畫,意在提振經濟並增強工業能力。但是,這一政策卻引發了國際貿易關係愈發緊張。中國製造業的擴張擠壓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引發了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廣泛擔憂。

據《華爾街日報》8月23日報導,在兩年前美國政府頒布的氣候立法及數十億美元稅收減免和政府貸款政策的推動下,馬薩諸塞州的初創公司CubicPV斥資14億美元計畫在德克薩斯州建設一座晶圓廠。不過,由於中國的硅晶圓產能過剩導致全球市場價格扭曲,CubicPV今年早些時候被迫暫停建廠計畫。

與此同時,智利鐵礦石開採商及鋼鐵製造商CAP也正在遭受中國傾銷的廉價金屬的衝擊,被迫關閉大型鋼廠。

報導認為,北京當局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旨在恢復經濟活力,增強工業韌性,並嘗試避免引起國際抵制。然而,這一策略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貿易緊張局勢。歐盟近期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成為貿易緊張局勢的最新跡象。同時,印度、日本和英國等國家也開始對中國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一些政策顧問指出,中國經濟需要擺脫對製造業和建築業的過度依賴,轉而優先考慮刺激內需,以實現更穩健的增長。

但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堅持推進國家主導的製造業模式,如電動汽車、半導體和綠色能源,認為這是完善中國製造業構想的關鍵步驟。習近平的政策並未將產能過剩問題納入短期考量,而是側重於建立全方位的工業供應鏈,以應對潛在的國際制裁。

報導指出,長遠來看,北京當局的擴大產能舉措可能會引發更多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如果中國無法找到足夠的市場來消化新增產能,將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經濟和貿易挑戰。這種局面不僅對中國自身,對全球市場和國際貿易體系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北京提振內需刺激消費停留在口號層面

自北京當局從2023年的年初結束了「清零」防疫政策之後,官方一直期待經濟復甦會導致出現「報復性」消費。但是,在三年「清零」中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中國經濟出現了罕見的併發症,長期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三大引擎」—-房地產業、出口和投資一一熄火,中國經濟陷入了全面低迷。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當局仍將2024年經濟目標制定為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

中國總理李強上週在主持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時重申,要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大力提振經濟,並將重點刺激消費。

面對中國經濟持續疲軟,李強提出新的政策措施,強調要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等等。還將研究提高農村和城市地區家庭收入的措施,並將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適當的支持。

李強強調,要「下大力氣」增強中國經濟的持續回升;要「更加有力擴大內需,以提振消費為重點」;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鼓勵地方立足特色打造優勢產業」。

李強還承諾,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重點群體穩就業」工作,並研究制定「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政策舉措;同時,要「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著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等。

此前在6月25日,李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表特別緻辭。解釋關於中國如何平衡短期的刺激需求,以及債務高企、人口老齡化、消費不振等長期挑戰的問題。並表示北京當局正借鑒中醫中的固本培元理念,精準調理經濟,改善中國經濟的基礎。

李強說,最根本的還是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治標與治本的關係。

李強以中醫的固本培元概念介紹說,經過疫情幾年的衝擊,經濟就像一個人大病初癒,「按照中醫理論,這個時候是不能下猛藥的,應該精準調理、慢慢調理,使它的基礎逐步得到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李強稱要「調理」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的言論不僅官媒未見引述,而且遭全網下架。目前以「李強 下猛藥」等關鍵字在百度搜尋,只能看見一篇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提到簡略的一句話。

專家分析:難挽經濟困局 刺激難見效

北京當局在過去的一年多里為推動經濟增長推出了許多刺激消費的措施,從取消各種購房限制到提供低利率房屋貸款,從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到提供電動汽車優惠,可以說是動了不少腦筋。在7月份,中國財政部宣布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以及支持地方政府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刺激消費支出。

但是,以上措施迄今為止並未出現預期的效果。

美國之音8月17日的報導指出,習慣了「供應端」思維的官僚體系始終不肯直面消費疲軟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費者不肯花錢,而是他們顧慮太多,生活太難。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不是如何「刺激」,而應當改變消費在宏觀經濟中的關鍵作用。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黃益平最近在一次公開演說中呼籲改變「重投資、輕消費」的政策理念,敦促北京加強刺激消費力度,甚至要求政府直接向民眾發錢。

黃益平指出,政府過去幾十年的宏觀政策都是以雷厲風行、立竿見影著稱,但是現在的宏觀經濟政策刺激力度偏小,「這看起來多少有點奇怪」。

黃益平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面臨較為嚴峻的過剩產能挑戰,進一步的刺激政策很可能會加劇產能過剩的矛盾。

他建議政府,短期的政策方向應把追求溫和通脹的重要性提高到與追求中速經濟增長同樣的地位,設定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增長區間(2%至3%),明確政策目標。他還呼籲加大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盡快落實已經安排好的財政開支,其中包括「讓農民工在城市落戶」和「直接給老百姓發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文龍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