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重擊 產能過剩 中國對歐盟電動汽車出口減三成(圖)
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在歐盟宣布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影響下,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數量明顯下滑。並且,相關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更大。
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數量明顯下滑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8月16日報導,歐盟宣布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直接影響中國外貿出口。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歐盟27個國家的電動汽車出口總量為22.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15%。其中,6月單月出口量在今年首次跌破3萬輛,創下年內新低,同比跌幅31%,下滑幅度僅次於今年2月份。
從出口目的國變化來看,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量減幅最大的前五個國家中歐盟就佔了四個,分別是西班牙、法國、荷蘭、挪威。
除了歐洲市場自身需求下降帶來的影響以外,歐盟的反補貼調查對中國向歐盟出口電動汽車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歐盟確認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增加最高達到37.6%的關稅,包括特斯拉等中國製造的西方品牌,額外關稅的稅率範圍在17.4%至37.6%。雖然該項關稅從7月5日生效,但其影響已經開始提前顯現。
中國商務部7月4日表示,迄今為止雙方已就關稅問題舉行了多輪技術性磋商。發言人何亞東表示,「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現誠意......盡快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歐盟7月4日表示,比亞迪將面臨17.4%的關稅,吉利汽車將面臨19.9%的關稅,上汽集團將面臨37.6%的關稅。這些是在歐盟對汽車進口徵收10%標準關稅的基礎上徵收的。
被歐盟視為配合反補貼調查的公司,包括西方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和寶馬,將被徵收20.8%的關稅,而那些不配合的公司將被徵收37.6%的關稅。
為應對歐盟徵收的額外關稅,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準備在歐盟建設工廠。其中,比亞迪計畫在匈牙利建設一家電動汽車製造工廠。奇瑞通過收購和改造現有的日產工廠,在西班牙成立合資企業生產乘用車。另外上汽集團也考慮在西班牙建立一座電動汽車工廠。
中國工業產能過剩愈發明顯
中國工業產能過剩,也導致業界面臨生存風險。中國鋼鐵新聞網日前引述寶武董事長胡望明表示,「要擴大有效投資,減少低效投資,提高現金流,同時控負債、控制 ‘兩金’。」他同時警告說,「要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
據自由亞洲電臺8月15日報導,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認為,中國經濟現在面臨內憂外患問題:內憂是靠著政府補貼的電動車成長趨緩,外患是美國與歐洲都針對中國的「新三樣」加關稅。
他說:「這是中國大陸現在遇到的問題,這是它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還不是經濟的主力,還不至於讓中國大陸經濟修復受到太大影響。目前經濟主力仍是房地產,而房地產已衰退許多。」
中國財經媒體證券之星8月14日發布的文章指出,一份報告引起了資本市場的激烈討論,該報告分析了中國的七大產業,也就是光伏、鋰電池、新能源車、半導體、空調、鋼鐵和工程機械的產能情況。
具體來說,中國製造了全球75%的空調,86%的光伏,81%的鋰電,66%的新能源車,54%的鋼鐵,33%的工程機械和29%的半導體。
除了空調和鋼鐵之外,另外5個行業都顯著的產能過剩。比如光伏,產能是全球需求的2倍;比如鋰電池,產能是全球需求的1.6倍。
8月13日,根據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上日下跌1500元(人民幣,下同),均價報7.8萬元/噸,再創新低。
文章指出,目前業內的普遍共識是,8萬元/噸是碳酸鋰行業供需平衡的成本線。換句話說,低於這個數字,整個鋰電上游誰都跑不掉,全部處於虧損狀態。實際虧損金額,可能比想像的更加嚴重。
定義產能過剩
8月13日,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就中國產能過剩和全球經濟的講話,列舉三組指標定義產能過剩:
第一個指標是產能擴張的速度是否甚至比最具雄心的需求預測還要快。
第二個是虧損率和低效的企業。這種企業的廣泛存在反映出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時,調整有限或緩慢,將投資轉化成收入的能力日益惡化。出現這些指標的同時還增加生產和投資,就意味著產能過剩。
第三,產能利用率低或急劇下降。利用率持續在低點會壓縮企業的利潤並暗示存在過剩產能。
尚博指出,這些指標本身都不是最明確或最具決定性的。就算沒有這些指標,產能過剩也可能存在。例如,當提供的補貼夠多時,縱使過度生產,利用率還是可能很高。但是將指標結合在一起,可以提供基礎分析以辨識出產能過剩。「而且在每一個指標上,我們都看到有說服力的證據,不只顯示中國的產能過剩,而且清楚地連接到背後的驅動政策。」
尚博認為,以中國而言,各行業的情況因為非市場政策和做法而加劇,造成企業行為和市場力量之間的連結出現斷裂,使得這些企業在海外能以低於市場驅動的競爭對手所能提供的價格出售貨物,然後使得受惠於政府扶持的企業能加大其市場份額,最終可能造成過度集中於少數幾家供應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