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日,中國選手陳夢在巴黎奧運乒乓球女單決賽中奪得金牌。(圖片來源:JUNG YEON-JE/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13日訊】巴黎奧運曲終人散,獎牌榜要鬥到「最後一金」才能決出勝負,女子籃球決賽美國險勝法國,追平40面金牌的中國,並以總獎牌數126面,力壓中國的91面,保住獎牌榜龍頭地位。然而《央視》以〈中國金牌榜並列第一〉為題發帖。資深記者高瑜指,中國不惜一切投資奪牌,是為了掩飾極權,但今屆奧運結果仍遜美國,對於舉國體制乃一大挫折。
奪獎牌是為了黨的面子
中國在巴黎奧運獎牌榜屈居美國之後,但《央視》仍以〈中國金牌榜並列第一〉為題發帖,稱「中國體育代表團收穫40金27銀24銅,圓滿收官!驕傲轉發,銘記榮耀時刻,向中國健兒致敬。」不少紅媒的標題同樣將重點放在中國以40金「創境外奧運最佳成績」,而非美國守住「一哥」位置,香港《星島日報》的標題是〈國家隊巴奧創歷史與美齊膺金牌王〉、《東網》標題〈中國1金優勢重登獎牌榜首奧運史突破300金〉、《大公文匯》網則是〈40金27銀24銅中國隊創境外參加奧運會最好成績〉。
但有網民依然不滿,認為若加上「中國臺北」和「中國香港」,足以獨佔獎牌榜首,「我們44塊金牌,我們有臺北和香港,他們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能接受,美國可不一定能接受並列哦」,有留言甚至扯上中國對美國的「禁藥」指控,「他們含藥量太高了,我可不認」、「我們的金牌每一塊都干乾淨淨所以還是我們贏了」。
中國泳隊在禁藥風波影響下依然奪得2金3銀7銅,合共12面獎牌,數目是東京奧運的兩倍。以中國人口計算,每1,550萬人才產出1面獎牌,「獎牌人均」全球排75;香港每180萬人奪1面獎牌,排42。
北京資深記者高瑜說,中國在奧運期間金牌數目一直領先,但最後被美國追平,對於舉國體制是一大挫折。與中國普通民眾沒有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一樣,舉國體制並不能增強全國人的體質,奧運健兒正如網民說的「老爺養的蛐蛐」,得了獎牌,罐裡養著,敗了就棄如敝履。
高瑜說:「中國的教練、運動員完全是國家財政供養的,也就是拿納稅人的錢堆出來的。劉翔獲得金牌之後,當年的統計,一塊金牌需要人民幣7個億。中共政權為什麼要不惜代價投入金牌的爭奪?就是把金牌作為極權與極權黨的顏面。北京奧運之後,胡錦濤就提出‘中國的道路’,發展到今天就是‘四個自信’。」
高瑜補充說,舉國體制是腐敗的體制,國家體委、各個運動協會的腐敗有目共睹,舉國體制降低國格,中國代表團遭到的冷待,正是國際地位的體現。
體育不在民間 球類成績差
翻轉電臺的創辦人李厚辰指,雖然獎牌的數量比東京奧運多,但中國隊在籃球、足球與排球表現強差人意,只有女排與女籃亮相。反觀日本隊今次歷史性在「三大球賽」派出6支男女隊伍出賽,雖然未能奪牌,但成績比中國隊好很多。
李厚辰說:「中國跟日本最大區別在於青訓能力很差,就民間的參與技術很差,就是因為中國學生整個青年一代,基本上都需要去考高考,他們平時能夠花在運動上的時間非常少。國內又沒有足夠的民間消費,來支撐一個青年聯賽,或者低級聯賽的這個體系,三大球類就是特別需要整個社會層層篩選人才,才可以湧現少數天才的這個環境。」
中國乒乓相殘 官媒扑火
乒乓球女單決賽由中國球員對壘,30歲的陳夢打敗23歲的人氣選手孫穎莎,就被球迷大罵「搶走孫穎莎金牌」。
李厚辰說:「因孫穎莎比較年輕一點,然後孫穎莎的平時的粉絲也比較多,然後孫穎莎也參加團體比賽比較多,所以陳夢就被當作是一個,好像孫穎莎在為國爭光,然後你(陳夢)又不去參加團體比賽,你就盯著的孫穎莎來練,你就拿你的個人冠軍。」
官媒《澎湃新聞》斥孫穎莎支持者的是「網路欺凌」,更稱「反思飯圈文化的肆意侵襲」。李厚辰分析指,官媒亦開始打擊言論自由,以達致和諧氣氛,不容許其中一位運動員太受追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