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內外雙循環兩部引擎同時熄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8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三中全會之後,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內外雙循環兩部引擎同時熄火。並且中國官媒發文敲打胡錫進,試圖安撫民營經濟,但在中國經濟下滑、國進民退現象愈發突出的當下,民營企業總是成為犧牲品。
經濟內外引擎均熄火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31日公布數據,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份的49.5下降至49.4,再次位於區分增長與收縮的榮枯線50以下。
PMI涵蓋了企業採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50是這項指數的榮枯線(或稱 臨界點),高於50則標誌該指數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則處於收縮階段。
該最新製造業PMI數據為五個月來的最低值。據彭博社報導,自2023年4月以來,除了三個月外,該指標一直持續低於榮枯線。
近幾個月來,中國外貿出口為工廠提供了一些支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夥伴考慮對中國商品徵收進口關稅,這種提振能否持續尚無定論。中國6月份出口貨物增速為15個月來最快,而進口則意外萎縮,表明製造商正趕在貿易夥伴國徵收中國商品關稅之前下訂單,而中國國內需求仍然疲軟。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7月份非製造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包括服務業和建築業在內的官方非製造業PMI從6月份的50.5放緩至50.2。
這表明中國國內服務業需求放緩,並再次凸顯了房地產行業多年來危機的嚴重性。6月份,中國新房價格出現9年來最快跌幅。
中國國內消費低迷與房地產估值下跌密切相關,由於家庭財富的70%都集中在房地產中,房地產估值下跌讓中國家庭感覺更加貧窮。
中國官方的數據還顯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速度遠低於預期,其中消費領域特別令人擔憂,並給決心實現「5%左右」全年增長目標的北京當局帶來壓力。在通貨緊縮壓力迫使企業大幅削減各種商品價格之際,中國零售額增長跌至1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書瑗7月31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共比較大的擔憂還是在於它整體國家的經濟制度沒有辦法給「新質生產力」一個很好的支撐;另一個憂慮則是消費不振的問題。一個供給,一個消費,就是中共對經濟兩個最大的憂慮。
梁書瑗表示,在供給面上面,中國的國家產業沒辦法在國際上具有好的競爭力,而消費端也因為國家經濟發展放緩,導致民眾消費保守,儲蓄率依舊很高。消費萎縮也影響到整體產業升級,因為即便做出很好的產品,但消費端沒辦法去負荷,還是會成為問題,而這些問題其實中共政府自己都很清楚。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表示,中共政府談及的「市場」有兩個概念。講好聽一點,是共產黨決定重新回歸到市場運作的規律上面;第二種雖然說是市場,但市場的規律掌握在共產黨手上,「我比較擔心的是後面這一點」。他說,如果都還是用共產主義的規範去管理市場,那就不會是一個正常的市場,民眾就都不會有信心,內循環難以活絡。
他說,在內需不振下,中國老百姓對於民營經濟的前景一片模糊,不敢把手中的財富或者是積累的儲蓄拿出來進行投資或消費。但對外資來講,過去幾年中共用各種國家安全的理由和規範將手伸入外資當中,已經讓外資心生畏懼而紛紛逃離。此時想再回過頭去迎接外資,其吸引力和可信度都會大打折扣。
王智聖說:「這個也是中國現在他所謂要推動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上面面對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兩部引擎同時熄火。」
民營經濟就是國有經濟?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7月30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其內涵包括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等內容。
輿論普遍認為,該文章旨在回應《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發表的言論。胡錫進7月22日在其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 ,對比了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十年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文本,認為其中刪除了「公有制為主體」這句話,是一種「歷史性變化」,昭示著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實現了真正的平等。
胡錫進的文章一經發布就引起網路熱議,有網民批評胡錫進「公然反對憲法和黨章」。目前胡錫進這篇文章已被刪除,同時,胡錫進的社交媒體已經被禁言。
對此,胡錫進7月30日在接受港媒《星島日報》採訪時表示:「我個人不想說什麼,您看網上的東西就行了,請理解。」
而安邦智庫(ANBOUND)的文章稱,「民營經濟就是國有經濟」,還解釋說,民營經濟即便做得再大,「但在中國的土地上,人都是國家的人,法都是國家的法,經濟自然也是國家的經濟,企業也都是國家的企業」。
這些輿論的變化,都引發外界對中國民營經濟的關注。
旅美獨立時評人士鄭旭光告訴自由亞洲電臺:三中全會的《決定》「強調的是法人地位的主體性要平等對待等等,好像就是給民營經濟吃定心丸的感覺。」
鄭旭光表示,中國經濟現在面臨諸多困難,房地產崩盤,地方政府債臺高筑,中共可能確實想重點強調民營企業,因為民營企業的確對中國經濟貢獻很多,尤其是現在經濟困難的時候,能夠起到挑大樑的作用。
旅美前中國民營企業家孟軍直言,近年來出臺很多政策沒有落到實處,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共是一直在利用民營經濟,一旦其發展起來,當局就開始進行掠奪,因此「民營經濟其實就是一個待宰的羔羊」。
中國經濟步履維艱 仍需要民營企業出力
今年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等黨外人士,提及經濟狀況,以「很不平凡」來形容。
習近平並提出3點希望,特別點名全國工商聯,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堅定發展信心,共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此前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王滬寧等高官也提出要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要求,王滬寧還特別要求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
例如,王滬寧稱,著力圍繞促進「兩個健康」(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做好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做好港澳台海外統戰工作和僑務工作。
在2020年9月15日,一份名為《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推出,是40多年以來中共出臺的第一份有關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既折射中國民營經濟在整體經濟中的份量加重,也反映中美對抗局面中有必要整合民營企業的力量並加強管理與控制。統戰工作文件中的「民營經濟人士」,包括民營企業出資人、控制人、持股人、民營中介結構合夥人,以及在內地投資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和個體工商戶。
中國民營經濟從零開始到如今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有關民營企業如今在中國經濟中的比例,有所謂「56789」之說,即:政府稅收50%以上由民營企業繳納;投資60%來自民營企業;發明專利70%出自民間企業;城鎮80%就業由民間企業解決;中國90%以上的企業是民企。
「與市場溝通是有用的,但我們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此前對媒體說,「只喊空口號,市場是不會被愚弄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