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高度關注拜登退選 評論:折射到習近平無任期(圖)
2023年11月15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週期間,美國總統喬.拜登(右)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一起散步。(圖片來源:BRENDAN SMIALOWSKI)
【看中國2024年7月23日訊】美國總統拜登突然宣布退選,雖北京處於半夜,消息仍在中國微博炸鍋,佔據熱搜第一。分析指,中國網民高度關注美國下任領導人選舉,是對照習近平無任期,而拜登為求歷史定位,並為陣前換將的黨內候選人造勢鋪墊,很可能在卸任前提出更強硬的對中政策。
新華社第一時間報導拜登宣布放棄代表民主黨競選連任引發熱議,中國網民留言說:「Joe這一退就是一輩子啊」、「拜登是懂體面的」、「怎麼槍打中的是特朗普,擊倒的卻是拜登」、「誰上臺都會敵視中國」、「米國作息讓我吃上熱乎的瓜了」。有網民形容「瘋狂的選舉」,有人則反問「選舉是什麼?」
傳出佩洛西、歐巴馬等人反對拜登點名副總統哈里斯代表參選,有中國網民說:「這事兒他們居然沒有內部協調好就發聲明瞭?」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好多中國民眾留言說,拜登這才叫作高風亮節,大家想法都是折射到習近平身上,就覺得習近平你出這麼多臭招,感覺你這腦子也是不清醒的,為什麼不早點下臺?如果我們也是民主化的社會、民主的制度,這麼多年就不會遭這麼多的罪,習近平你任期到了你就應該趕快換人了。」
若下屆美國總統對中更強硬中國老百姓擔心經濟更慘
此外,中國老百姓也認為誰是美國總統,和自己的生活切身相關。唐靖遠說:「如果上來一個對中共很強硬的、經濟脫鉤的結果,把中國的經濟打得更慘,那未來更沒有什麼指望。雖然中共自稱是厲害的國,或中國已發展成什麼第二大經濟體,但絕大多數老百姓心裏清楚,中國的經濟能起來,靠了美國很大的幫助。」
拜登任內延續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實施高科技關稅制裁的政策,更擴大項目。臺灣的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說:「中國每年從跟美國的貿易赤字賺了三、四千億美金,如果關稅真的提高,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會大幅度減少,很多工廠面臨關門,影響老百姓個人基本生存,當然還有其他外交上、安全上的問題。」
至於中國老百姓認為誰當選對中國比較有利?丁樹範研判中國民眾可能會認為特朗普性格上較難以預測。唐靖遠則說,不少中國人讚賞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的霸氣,認為國家領導人首要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能保護自己的國民。
美國兩黨將中國視為威脅和敵人已成共識
拜登任內曾至少四次說過若臺灣受攻擊,會協防臺灣,特朗普也說,如果中國打臺灣,他會轟炸北京。唐靖遠指出,美國兩黨對中政策高度一致,最近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直接公開點名說,中共形成一個軸心國的系統,中共是軸心國的核心。
唐靖遠說:「約翰遜直接把‘軸心國’搬出來,這可是在二戰時期用來針對納粹、日本、義大利法西斯的結盟。這種概念出來,尤其是共和黨,已經把中共視為威脅、敵人,不再只是系統性的挑戰,如果是特朗普當選,對中國政策不會走軟,只會走硬。」
唐靖遠還說,拜登任內已提出很多對中強硬措施,尤其科技脫鉤。如今為了歷史定位,及民主黨陣前換將追趕選票,可能在明年一月卸任前,祭出更強硬對中政策。
唐靖遠說:「拜登已經明確表態他要全力支持哈里斯(Kamala Harris)成為總統提名人去參與和特朗普競選,相信他會在政策上相應地給哈里斯作鋪墊,例如爭取讓哈里斯能拿得出手的政績、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認為拜登對中共的政策可能加大力度。」
哈里斯的先生在中國經商成為哈里斯被檢驗對中態度的指標之一,對此,丁樹範說:「歐巴馬時代及之前,很多人跟中國做生意,不可避免,只是從特朗普時代開始,整個風向大幅度改變,在這情勢下,哈里斯他先生某種程度應該也要跟中國切斷的生意關係。否則選舉時會被拿出把柄討論,對她的選情不利。」
唐靖遠提到,律師出身的哈里斯,曾和參議員盧比奧聯手發起關於新疆人權、香港人權的兩項法案,重視人權領域,如果當選總統,對中共態度應該不會軟。
拜登點名支持哈里斯遭黨內反彈民主黨候選人出現變數
丁樹範認為,拜登至少四次說會防衛臺灣,主要建立盟友,嚇阻中國不要輕舉妄動。美國反中情緒高潮,在這大趨勢下,特朗普的選民、共和黨這一派主張對中國提高關稅,民主黨應會跟著這方向走。民主黨像被共和黨綁架,哈里斯看來是民主黨最有希望的候選人,問題她沒有自己的班底,尤其是國安班底,可能用拜登留下的老臣提供的意見。但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哈里斯,誰代表民主黨參選仍有變數。
也有人認為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對中強硬態度恐會削弱,但唐靖遠不以為然。唐靖遠強調,臺灣問題已經不是美國某一個總統喜好、願不願意保衛臺灣,就可以左右這事,這已形成兩黨高度共識,不但涉及美國利益、美國盟友的利益,最新的北約公報也提及中國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與價值,不存在哪個美國總統當選會把臺灣「賣掉」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