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洗碗的6個致命習慣 全家患癌風險飆升(組圖)

 2024-07-17 0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些看似無害的洗碗習慣,實際上隱藏著可怕的健康風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每個家庭每天都要洗碗,洗碗看似是日常廚房家務活動的一件小項目,然而,一些看似無害的洗碗習慣,實際上隱藏著可怕的健康風險。近年來「一人洗碗,全家致癌」的說法逐漸流行,說明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病從口入,家裡的碗如果沒有洗乾淨,碗筷只會越洗越髒,而且一些病菌還會附著子餐盤上,進而附著在食物裡,最終影響我們的健康。快來看看吧,你家佔了幾個?

壞習慣一:碗筷全家共用清洗也不分別

有時候,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某人生病的話,而且是傳染性疾病,建議生病的家庭成員,就單獨使用一副碗筷,而且夾菜的時候,最好就選擇公筷;

並且在用餐結束後,一定要單獨沖洗,千萬不要把餐盤、飯碗都堆疊在一起,但這樣做會使碗的內外兩面都沾上油,不僅會增加洗涮工作量,還可能發生交叉感染。

壞習慣二:長時間浸泡碗筷

洗碗
泡碗筷,浸泡时间越长,越滋养细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家庭都有個習慣,每次飯後,把用過的碗筷直接丟進水槽裡泡著,還以為泡一泡就容易清洗,也有時候是因為懶得馬上洗,於是這些碗筷就泡在水裡,一泡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甚至會泡上一兩天。

須知,細菌的繁殖1-4小時為適應期,而一過4小時後則進入快速繁殖期,相關數據證明,在室溫環境下10小時,佔有食物殘渣的碗筷、餐盤等,裡面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數目竟增加至原來7萬倍!浸泡時間越長,數量就越多。泡碗筷,實際上卻是在滋養細菌。

泡過之後就算用海綿和洗滌劑認真清洗,這些碗碟上依然會有一定數量的病菌殘留。可不可怕?

壞習慣三:濫用洗潔精

很多人洗碗時習慣直接把洗潔精倒在盤子上或者洗碗布上,覺得這樣更方便、更快捷。然而,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洗潔精用量過多,不僅浪費,還可能在碗盤上留下殘留;

因此,我們每次用餐時,說不定吃進去的,可能還有那些沒有徹底洗淨的洗潔精。

此外,一些便宜的劣質洗潔精,這些產品的清潔效果往往不佳,化學成分也可能更為複雜,對我們的健康存在潛在威脅。

有一個小竅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洗潔精:先把洗潔精倒在一個小碗裡,加入適量的溫水稀釋,然後再用稀釋後的液體來洗碗。

而且洗碗時一定要記得用熱水沖洗一遍,這樣不僅能更徹底地去除殘留的洗潔精,還能更好地消毒。

壞習慣四:抹布不破不換

廚房裡的抹布是我們每天清潔的好幫手,但你知道嗎?它也是細菌最多、最危險的東西之一,抹布上藏匿的微生物,可能會在我們清潔餐具時再次污染它們,最終進入我們的身體;

這些看不見的細菌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脅,甚至還有很多人卻總覺得,抹布不破就不用換,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應該盡量每天用沸水煮沸抹布10分鐘進行消毒,這樣可以有效殺滅大部分細菌;此外,每半個月就應該更換一次抹布,不要等到它破了才想起要換新的。

壞習慣五:洗後存放不當

洗碗後的一個重要步驟往往被忽視,那就是控水晾乾。很多人洗完碗後,習慣性地用抹布擦乾,但其實這樣做容易讓微生物繁殖在碗筷上,對我們的健康造成隱患。

正確的做法是將洗好的碗筷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自然晾乾。可以使用瀝水架,將碗倒扣放置,或者把盤子豎起來,這樣不僅能讓水分迅速蒸發,還能避免細菌滋生。

此外,洗碗後別忘了清理水池和周邊的台面,很多時候,我們只注意洗乾淨碗筷,卻忽略了水池的衛生。

如果水池和台面上殘留水漬,很容易成為微生物交叉污染的溫床,用乾淨的布將水池和台面擦乾淨,可以有效減少細菌的繁殖,讓我們的廚房環境更加衛生。

壞習慣六:碗筷長期不消毒

洗好碗之後,很多人往往就直接將碗筷放回櫥櫃,其實,碗筷的清潔還不能止步於此,碗筷的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能省略。

如果家裡有消毒碗櫃,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將洗乾淨的碗筷放進去消毒。消毒碗櫃通過高溫或者紫外線,可以有效殺滅碗筷上的細菌和病毒,確保使用時更加衛生。

如果家裡沒有消毒碗櫃,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消毒碗筷。最常見的方法是煮沸消毒。準備一大鍋水,燒開後把洗乾淨的碗筷放進去煮10分鐘左右。

晒太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自然消毒。將洗好的碗筷放在室外晒晒太陽,讓紫外線幫忙消毒,這雖然沒有專業消毒設備那麼高效,但也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責任編輯: 小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