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詩家喻戶曉 大多數人卻誤會了(圖)
月亮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可謂人盡皆知,因為它觸動了深刻的思鄉情。由於課本有收錄,幾乎大家都會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已經是流傳最廣、最普遍的一首思鄉詩。不過,你知道嗎?我們從小就朗朗上口的《靜夜思》,並非是出自於李白之手。
盛唐大詩人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的詩作雄奇豪放、飄逸不群,充滿豐富的想像力,音韻和美且體例格調多元。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西元726年),26歲的李白在揚州的一間旅舍中,獨自仰望天空明月,思鄉之情頓時萌生,令他不禁提筆寫下傳誦千古、聞名中外的《靜夜思》。只是,為什麼說我們熟悉的《靜夜思》不是李白寫的版本呢?那麼,李白最初寫的《靜夜思》又是什麼樣的呢?
綜合媒體報導,《靜夜思》最初的版本應該為: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其實,第一首的版本是明朝以後被人改寫的。
針對李白詩作被後人改寫,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曾發話批評,「萬曆間人多好改革古書,人心之邪,風氣之變,自此而始。」原來,那時候的書坊為了吸引讀者,不時標榜「新編」或「重訂」,刻意竄改古籍原作。經過改寫後的《靜思夜》,恰好被選進《唐詩選》、《唐詩三百首》中,因為這兩本唐詩集傳播廣泛,致使改寫版的《靜思夜》變成家喻戶曉的經典,李白原作倒是被遺忘了。
至於「改寫」版的《靜思夜》之所以繼續沿用,主要是因為部分學者秉持「歷史的痕跡也是文學的痕跡」、「《靜思夜》集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審美創造,不僅僅是一首『唐』詩,故應持尊重態度」等觀點,況且《靜思夜》在明清時期經過改動後,不也被前人保留下來了嘛!所以,後人也就照樣承襲改編版的《靜思夜》。
另外,「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被理解錯誤,後人將之當作「床鋪」或「睡臥」或「胡床(唐朝常見的一種能折疊的輕便坐具)」等等。
雖然不同的解釋各自有理,亦有相關詩例,但會導致《靜思夜》的詩意出現極大分歧,後經學者考證,李白理應是描寫室外場景,如此說來較為合理。因此「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是指「井欄」,或稱「井邊」「井臺」「銀床」。因此,「床前明月光」應該翻譯成: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
雖然改編過的《靜思夜》已經成為群體記憶,難以撼動,但想要真正理解、尊重中國文壇上最最璀璨的唐朝詩人——李白,還是一起將初版《靜思夜》給記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