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突讚頌習「文化體制改革」什麽訊號? (圖)
三中全會前,黨媒突讚頌習「文化體制改革」引起了關注。(圖片來源:Pedro Pardo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7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淨瑤綜合報導)中共喉舌《新華社》6月28日發表一篇被官方媒體廣傳的文章《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文化體制改革成就綜述》。新聞綜述中,習近平所主導的所謂文化體制改革的目的表述為「正本清源,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文章受到所有黨媒轉載,引起了揣測。
值得關注的是,新華社的那篇新聞綜述讚美習近平的口吻與毛澤東大搞個人崇拜時期中國媒體的那種歌功頌德的口吻高度吻合,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文化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習統治下 文化體制倒行逆施
對此,《美國之音》的榮休主編胡平提到,一般人都只注意到習在經濟上、政治上的倒行逆施,「而他在所謂文化體制改革方面的倒行逆施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或這些倒行逆施在中國不能提起。」
胡平表示,在胡溫時期或之前,中國出現了一個文化體制改革的變化,因為當時中國在搞經濟體制改革時搞市場化,所以從90年代中期的時候,就對媒體的控制有了鬆動。
後來到了90年代中期的時候,就對媒體進行市場化的改革。既然市場化改革,就得登一些讀者喜聞樂見的東西,不能天天黨八股。於是就有了一些受歡迎的媒體,例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還有一些當地電視台滿足受眾需求的節目改革和民間歌手選秀比賽,也出現了調查記者,發表公眾關心的涉及公眾利益的調查報告,受到民間的歡迎。
胡平表示,習近平上台之後,開始對這些進行整肅。「等於在習近平的治下,中國的文化事業並不是向更自由開放發展,而是向文革方向開倒車。」
「在江胡時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滿大街都是商業廣告。現在很多商業廣告都變成了政治口號,變成了政治宣傳的廣告,連『一國兩制』的香港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再例如,很多地方拆除基督教堂屋頂上的十字架,抵制聖誕節,這都是文化體制方面開倒車。」
中國古代皇權受文化約束
歷史文化學者、時事評論員章天亮博士在《天亮時分》節目中表示,該新聞綜述提到在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變革,就好像習近平有了一個什麼深入的文化思想,開始給文化工作指名方向了。」
章天亮指出,雖然現在中國的經濟還沒有返回到計劃經濟,但在文化方面,潛質已經變得非常厲害了。「在中共的體制下,文化是為政治服務的。所以,隨著習近平在政治方面開倒車,政治的墮落必然會導致文化的墮落。」
章天亮分析,「在一個正常社會裡面,其實文化不是為政治服務的,反過來其實政治是文化的一種表現。」比如說在中共古代,很多人認為皇帝是一個獨裁者,他在政治上握大權,他就可以為所欲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約束他。「但其實不是這樣,在皇帝的政治權力之上,有一個文化的約束。」
在西方,在權力之上是用法治來約束,任何人都要守法,包括國家首腦。而在中共的治下,它是文化為政治服務。「之前,皇帝是受文化約束。這就是我經常說,中國古代的皇權並不是一個獨裁政權,它是有類似於君主立憲,只不過約束皇權的不是憲法,而是文化。」
這文化主要表現在儒家的文化,比如說當皇帝你要施仁政,如果不施仁政,施暴政的話,你就應該被推翻等等。朝廷上有專門的諫官,通過文化來約束皇權。
「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代,政治權力之上還有文化,文化之上是道德,道德之上是信仰。它是這麼一個體系下來。先是有對神的信仰,然後確立一套善惡標準,讓後從善惡標準派生出一些文化上的表現。最後,文化會對政治進行約束。」
中共控制文化 習展開毛式文革
但是,在中共的體制下,它是完全反過來的。
「中共是用政治來控制文化,用文化來重新修改道德,是非善惡都被所謂的文化修改了,讓後再為共產黨的信仰提供一些依據。」所以在整個中共的體制下,信仰、道德、文化、政治,它們整個的地位都被顛倒了過來。
章天亮說,在習近平的統治下,當政治要回到更嚴厲,對民間對控制更嚴厲的時候,更像毛時代,那麼文化上也必然會往毛時代返。「所以習式的文化改革,其實就是當年毛式文革的一個翻版,只不過在程度上比那個要差一點。」
這並不是說習近平不想重建毛式的權威和毛式的文革,「而是他自己缺乏這樣的能力,他也缺乏這樣的權威,去把這件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