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徐鉉一席話害南唐後主李煜喪命?(組圖)


〈宋人牋牘 冊 徐鉉書尺牘〉反映唐末五代的書風,也保存了宋初文人的書寫樣貌。(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徐鉉(916~991年),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博學多聞,五代末北宋初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文字學家。文章議論和南唐韓熙載齊名,時人稱「韓徐」。又和弟弟徐鍇齊名,兩人皆為當時最傑出的篆書書法家,人稱「二徐」、「大小徐」。

徐鉉以文名著稱 曾校訂《説文解字

徐鉉自幼苦學,十歲能作文,未弱冠即以文名著稱。初仕南唐,歷任吳校書郎、翰林學士、吏部尚書等職。南漢為宋軍所滅後,李煜去「唐」國號,改稱「江南國主」。其後,宋太祖趙匡胤命李煜至汴京,李煜託病不敢前去。

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命曹彬伐南唐。徐鉉二度使宋,謀求和平,對太祖說:「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回答:「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徐鉉無言以對。十一月再次入奏,徐鉉言詞懇切:「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反覆與宋太祖辯說。太祖詞窮,拔劍怒斥:「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徐鉉默然不敢言。南唐亡後,隨李煜歸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訪李煜,李煜嘆曰:「當年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據實回報宋太宗,太宗大怒,或為此毒殺李煜(另一說為李煜〈虞美人〉詩中有思念故國的詞句,因而惹禍上身)。

宋太宗時,徐鉉奉命和葛湍、句中正、王惟恭等人共同校訂許慎《説文解字》,改正傳寫訛誤,辨正別體俗字,世稱「大徐本」。也曾參與編纂《文苑英華》、《太平廣記》,著有《騎省集》、《四部叢刊》、《質疑論》、《騎省集》等。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

篆書師法李陽冰 筆鋒正中「屋漏痕」

徐鉉擅長李斯小篆,篆書師法李陽冰及秦代《嶧山碑》,筆法精熟純正,點畫合宜。識者謂「自陽冰之後,續篆法者惟鉉而已。」後人跋其書者:「筆實而字畫勁,亦似其文章。至於篆籀,氣質高古,幾與陽冰並驅爭先。」歐陽脩《集古錄跋尾‧泰嶧山刻石》記載:「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馳名,鄭文寶其門人也,嘗受學於鉉,亦見稱於一時。」


鄭文寶重刻的秦代《嶧山刻石》(長安本),是根據徐鉉的摹本所刻。(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徐鉉的篆書映日視之,筆畫中心有一縷濃墨,此因其筆鋒直下,不倒於側,故筆鋒常於其中,被稱為「屋漏痕」、「錐畫沙」。北宋淳化五年(994年)鄭文寶重刻的秦代《嶧山刻石》(長安本),正是根據徐鉉的摹本所刻。

徐鉉工隸書。以隸書錄《說文解字》,如蠅頭般大,累計數萬言,以訓後學。行書亦佳,代表作〈私誠帖〉結構平穩,含蓄天然又不失趣味,開宋人「尚意」書風之先河。〈宋人牋牘 冊 宋徐鉉書尺牘〉流暢豐腴,近顏真卿、徐浩氣息。也可見〈集王聖教序〉之遺緒,此和晚唐以來盛行的「院體」有關。此幅作品除了反映唐末五代的書風,也保存了宋初文人的書寫樣貌。

淳化二年(991年)遭誣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屬邠州)。邠州苦寒,禦寒衣物不足,染風寒,不久病逝。

本文留言

作者靜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