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警告與歐盟貿易摩擦可能引發「貿易戰」(圖)


中共國外貿進出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1日訊】德國副總理暨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部長經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週五抵達北京訪問前,中國商務部表示,歐盟繼續激化貿易摩擦,"可能引發'貿易戰'"。

上週,歐盟委員會不顧中國政府的抗議,提議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可高達38.1%的關稅,指責中國政府通過大規模補貼該行業來扭曲競爭這使中歐貿易關係跌至新低,並有可能遭到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懲罰性措施。中國政府週一宣布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和豬肉製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威脅到西班牙的出口。

中國商務部週五在一份聲明中說:"責任完全在歐盟」。希望歐盟通過對話處理爭端,避免貿易摩擦升級或失控。

而與週五抵達中國的德國經濟部長預計將向中國官員解釋最近宣布的關稅,同時降低中國可能對德國公司造成損害的報復風險。法新社報導也指出,哈貝克此行的目標是避免與德國主要合作夥伴中國爆發貿易戰

如果在7月4日之前無法達成妥協,歐盟委員會將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額關稅,。這些關稅將從11月起生效。

哈貝克在布魯塞爾宣布這一決定後表示,關稅只是"最終的,而且往往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

法新社稱,儘管羅伯特-哈貝克"並不代表歐盟委員會發言或談判",但正如他所在的部委所指出的,歐盟委員會需要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支持才能在這一問題上取得進展。德國汽車製造商擔心與中國政府發生重大貿易衝突,損害其在這一重要市場的業務。中國市場佔梅賽德斯、大眾和寶馬等品牌銷量的36%。2023年,中國連續第八年成為德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以微弱優勢領先於美國。

法新社分析稱,德國經濟部長面臨的另一個困難是,在中國運營的眾多德國公司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並不一致。機械製造行業尤其受到中國競爭的影響,該行業聯合會(VDMA)表示:"必須停止對中國企業的不公平國家補貼",。而與朔爾茨(Olaf Scholz)4月份的北京之行不同的是,哈貝克隨行的商業代表團中沒有任何一家汽車製造商,這證明他並不打算充當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唯一發言人。

另外,哈貝克也來自綠黨,該黨比朔爾茨的社民黨對中國持更嚴厲的批評態度。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分析師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告訴法新社:"哈貝克可能希望達成協議,或者至少讓中國避免採取報復性措施。他認為,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看,"目的是讓德國在取消或至少減輕"歐洲電動汽車關稅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岡特認為,德國汽車巨頭對中國可能採取報復行動的擔憂被誇大了:在他看來,中國提高關稅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他們主要向中國出口最昂貴的車型,因此對價格上漲的敏感度較低。

另一方面,與歐洲其他製造商一樣,他們也面臨著來自中國廉價汽車的競爭。根據德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2020年到2023年,德國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在短短三年內增長了十倍。

這位專家認為德國經濟部長爭取中國減少電動汽車補貼的機會非常有限。岡特認為,說服中國"限制報復"已經是很體面的結果了。他強調,在美國、印度和巴西等其他國家也在尋求保護本國經濟免受中國進口產品影響的時候,中國也希望避免與歐盟的關係升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法廣中文網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