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德國副總理訪華 試圖緩解歐盟關稅衝擊貿易關係

 2024-06-20 15: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4年6月20日訊】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星期三(6月19日)前往中國訪問,試圖完成一次脆弱的使命,緩解歐盟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加征高額關稅的後續影響。

路透社報導說,曾反對歐盟作為最後手段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哈貝克這次率領一個低調的商業代表團訪問中國,預計將討論貿易關係,並試圖在臺灣和俄羅斯等熱點議題上向中國施壓。

德國一直在謀求為德國公司擴展中國龐大市場的准入,同時試圖為自身經濟「去風險」,避免過分依賴一個國家。

哈貝克訪華前的一週,歐盟建議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高達38.1%的額外關稅,標誌中歐經濟關係跌入一個新低點,促使中國威脅對歐盟肉類出口採取報復措施。

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聲音尤其具有份量,而德國的主要汽車製造商也大聲地反對歐盟的關稅。德國敦促中歐對話,也期待中國能夠妥協。

報導援引分析說,哈貝克應當充當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調解人,為了德國中小企業的利益在爭端早期就解決這個貿易糾紛。

分析強調,與中國談判的目的應當是解決引發這些懲罰性關稅的根本原因。

德國經濟部規劃了哈貝克此行的目標,向中國解釋德國的貿易和經濟政策,包括其能源多樣化的需要。同時,針對中國電動車徵稅的議題也不可能避開。

經濟部發言人說,「很明顯,部長將毫無選擇地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不是代表歐盟進行談判,那是歐盟的任務。」

歐盟宣布將從7月4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以對抗中國對電動車產業的過量補貼。

中國官媒中國日報表示,希望電動車關稅生效前,在哈貝克與中國官員的會談中能找到「適當的解決辦法」。

今年4月曾訪問北京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沒有直接批評歐盟的關稅決定,但是警告保護主義的危險。

報導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經濟學家馬特斯(Juergen Matthes)的話說,如何解釋關稅議題將是十分關鍵的。

他說,「如果歐盟有充分的不公平補貼的證據,徵收額外的關稅不是保護主義,而是試圖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表示,期待哈貝克能向中國傳達德國的明確目標,與中國「去風險」不意味著「脫鉤」,放棄中國的商業市場。

報導援引該行會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他必須明確解釋限制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將中國視為體制競爭者,並要求減少扭曲市場的做法。」

來自朔爾茨三方聯合政府中綠黨的哈貝克,還將提出氣候保護以及長期存在的貿易問題,如德國公司的公平競爭和透明的公開招標等問題。

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執行董事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說,「我們期待中國當局對改變持更加開放的態度,因為他們真的不能失去歐洲。」

「不過同時,他們在那麼多的領域非常具有競爭力,他們真的再也不需要那些保護機制了,」他補充說。

德國經濟部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朔爾茨在今年4月訪華時率領一個由德國主要公司CEO們組成的代表團,而哈貝克的代表團則特意專注中小企,以在類似的外訪中對這些作為德國經濟支柱的中小企業有一個適當的認可。

這位消息人士說,中小企業通常沒有能通達中國當局的渠道。

哈貝克此行將訪問北京、上海及杭州,還將參加德中氣候及變化對話。

另據德國的歐洲汽車新聞援引熟悉此事的消息來源報導,德國官員在努力試圖阻止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額外關稅7月4日生效,或者至少能弱化這些關稅,如果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

其中一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柏林官員對歐盟能夠在與中國的直接談判中找到一個解決方案感到樂觀。德國相信在這些關稅生效前仍有同中國當局達成協議的空間。

一位消息人士還說,德國相信在歐盟中有盟友,並強調不僅中國,歐盟也需要為達成協議採取措施。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