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寺」與「廟」到底要如何區分?(圖)

 2024-06-16 10: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其實,「寺」和「廟」不同,但都是中國本土所有。圖為臺灣新北市三重區的先嗇宮。
其實,「寺」和「廟」不同,但都是中國本土所有。圖為臺灣新北市三重區的先嗇宮。(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提及,民眾第一想到的是佛門建築。在世俗普遍印象中,漢地佛教是起源於古印度,因此往往認為寺廟是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才出現的建築。不過,「寺」與「廟」其實都是中國本土所有,並非外來物。那麼,「寺」與「廟」之間到底有何區別?為什麼要稱作「寺」、「廟」呢?

僧眾居住修行的場所,在漢地被稱作:寺、院、堂,例如:少林寺、靈隱寺、白馬寺、大悲禪院(又稱大悲院)、十方堂等等,而在中國古代早已出現「寺」,並非是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才出現的。只是,那時候的寺跟佛家並無關聯。

關於「寺」的含義,《說文解字》載說:「寺,廷也,有法度者也。」或「寺,治也,官舍也。」原來,寺在古代原本是指官署,也就是官員辦公的場所。如果從「寺」字的結構來看,可知是「上土下寸」。這意思是說,天下的任何地方都是屬於君王的。我們亦可由此理解「寺」是指臣服於君主、替天子辦事,處理政治事務的官方機構。所以,古時出現的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等機構單位,均是指具有執法權的官署。

白馬寺,中國第一座佛寺。
白馬寺,中國第一座佛寺。(圖片來源:27467-Luoyang/維基百科)

東漢永平十年(西元67年),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跟蔡愔、王遵等人同行,以白馬馱經來到了漢地,這事被視為佛教傳入漢地中土的重要標誌。西域僧人來到中土後,先是居住在官署鴻臚寺中。次年,漢明帝下令為兩位高僧興建天竺式建築,為了紀念白馬馱經,漢明帝便將該棟建築命名為「白馬寺」。白馬寺亦是中國第一座佛寺、第一座譯經與第一座傳戒道場,至於白馬寺的附屬建築——齊雲塔,則是中國第一座舍利塔。

至此往後,「寺」不單單指官署,同時亦用來稱呼僧人居住之地。隨著佛教在漢地傳播、發揚光大,相應建築日漸增多,且相繼稱之為「寺」,時日一久,百姓便習慣視「寺」為佛門建築,而其最初官署的意涵也就遭到淡忘。

「廟」的歷史,可比「寺」更加久遠。廟在古代就存在諸多意義,除了指朝廷、供奉供奉神明或祖宗牌位或歷史賢人名士的場所。

關於「廟」字,《爾雅》有載:「廟,貌也,先祖形貌在也。」廟一開始是用來緬懷、尊敬祖先與家族先輩的。

《說文》則解釋為「尊先祖皃」。段玉裁註解為「古者廟以祀先祖。」《釋名‧釋宮室》則闡明:「廟,皃也。先祖形皃所在也。」至於「先祖形皃所在」是指祖先形貌的所在地、祭祀祖先或有祖先畫像的場所。

由於周朝重禮,不同的等級自然需要不同的禮來相應。換言之,廟分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廟的規模當然也不一樣。《禮記》載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許多人都聽過「太廟」這一詞,這即是指天子奉祖的場所。

「廟」的含義自從漢朝之後,出現了改變,後來時常用作追謚、敕封一些賢臣名人,例如:「孔子廟」、「關帝廟」等等。歷朝歷代不乏為國為民的賢能臣子在做出莫大貢獻後,在逝後得到朝廷追封,得以配享廟。還有一些極具功德的名人自古以來接受民間或官方的香火祭祀,以示緬懷、崇敬。

簡單說來,廟原本是供祭祀祖宗的場所,例如古時的太廟、文廟、武廟、家廟等等,後來應用逐漸廣泛,像城隍廟、土地公廟、財神廟等等祭祀其他神祇的宗教建築亦含括在內。

佛教在中國興盛之後,在文化融合下,時間一久,人們約定俗成,遂將寺廟視為僧人修行、居住,以及提供民眾參禪禮佛的場所。

山西懸空寺
山西懸空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額外一提,中國一些古寺,之所以座落在斷崖懸壁中,亦是特殊原因的,其中包括了:偏遠避禍、風水觀念、融入自然、視覺焦點、修行需要、弘法方便等原因。

以偏遠避禍這一因由為例來說。建造在五臺山深山中的南禪寺與佛光寺,是目前中國保存超過千年的頭二名古寺。當年建造在各大城市內且香火興旺的大寺皆紛紛毀在戰爭烽燹中了。為了避免侵擾,有不少古寺特地選擇建造在遠離塵囂的偏遠山區。像「金燈寺」因為地處在太行山深處,致使文革期間想來進行破壞的一些人難耐艱困,只好選擇放棄。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