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使出殺手鐧 中國外貿出口在歐美接連碰壁(圖)


在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出口怎麼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美國也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板和其他戰略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北京也以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方式準備反擊,在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出口怎麼辦?

美國要使出殺手鐧出口條款

在美國總統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板和其他戰略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之後,由美國鋼鐵工人工會和國內製造商領導的政策小組呼籲,美國應對中國進口產品實施更嚴格的貿易壁壘,他們要求對中國使出殺手鐧,恢復美國貿易法421條款。

6月14日,美國製造業聯盟(AAM)發布了一份關於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報告,呼應拜登政府和美國盟友近幾個月來提出的擔憂,稱需要迅速採取行動,阻止廉價和補貼出口浪潮的興起,這種浪潮威脅到美國的就業機會。

AAM呼籲重新祭出停用已久的進口激增保護措施條款,該條款是因應北京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由美國政府所創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它成為全球出口大國。

所謂的「421條款」保障措施,旨在允許美國徵收臨時關稅,以緩解因中國低成本製造基地進口激增而造成的市場混亂,而中國低成本製造基地在多年前就受到進入全球貿易體系的歡迎。

421條款僅在2009年由時任總統歐巴馬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要求援引過一次,AAM的成員因受到大量中國進口產品打擊的美國輪胎廠而被解雇。該行動暫時將中國輪胎的關稅稅率從4%的世貿組織稅率提高到最高35%,但421條款已於2013年到期。

AAM表示,由於電動車、太陽能和半導體等新產業面臨新的進口激增威脅,以及鋼鐵、玻璃和輪胎等老產業的持續激增,第421條應予以恢復和更新。

AAM在報告中表示,北京未能遵守其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仍然是非市場型經濟國家。AAM在報告中表示:中國驅動對關鍵產業的支持正造成大規模的產能過剩,並威脅到美國的進口激增,因此有必要恢復421條款工具。

AAM呼籲進行改革,允許對來自墨西哥或越南等第三國工廠的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並在對美國產出造成永久性損害之前加快徵收關稅的程序。它還表示,救濟方案應該更廣泛、持續時間更長。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通知汽車製造商,將從7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

上個月前,華盛頓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提高了四倍,達到100%。

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對比亞迪徵收17.4%的關稅,徵收吉利汽車關稅比例為20%,上汽集團為38.1%。歐盟委員會認為,這些公司接受北京的補貼過高。

歐盟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到11月2日,屆時將實施最終關稅,通常為期五年。

委員會表示,將對被視為配合調查的公司徵收21%的稅率,對未配合調查的公司徵收38.1%的稅率。

新關稅將在歐盟現有10%關稅的基礎上加征。特斯拉以及寶馬汽車等在中國製造並向歐洲出口的公司均被視為合作公司。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加里提斯·斯卡納斯(Margaritis Schinas)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生產的汽車享受了不公平的補貼,對歐盟生產商構成威脅。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此基礎上,委員會已與中國當局聯繫,討論這些調查結果以及解決所發現問題的可能方法。」

目前,歐洲汽車製造商正面臨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低成本電動汽車的衝擊。

中國商務部呼籲歐盟開展合作,並向歐盟各國進行遊說,但尚未明確說明對關稅將作何反應。

中國要對歐盟進口豬肉作反傾銷調查

針對歐盟執委會宣布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BEV)加征暫時性反補貼關稅,中國業界正式申請對歐盟進口豬肉作反傾銷調查。

據中國官媒報導,從一名中國業內人士獲悉,中國相關業界已正式向主管機關申請,對歐盟進口的部分豬肉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該貼文沒有提供進一步細節,也沒有指明哪些豬肉產品將成為調查目標。

中國商務部6月13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有媒體提問,據報界,中國業界正遊說政府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請問商務部這是否屬實,如果是,這些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的具體措施是什麼。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對此表示,對於國內產業提出申請,調查機關將進行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調查機關將啟動立案程序,對外披露和發布公告。

中國外貿出口機器如何運轉?

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並導致新一輪加征關稅措施,但這也在重塑全球貿易。北京方面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出口轉向發展中世界是否足以維持中國出口機器繼續運轉。

中國出口數據近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於製造商試圖提前應對潛在的貿易限制。例如,5月份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同比增長3.6%,與過去幾年的趨勢相反。但總體而言,中國對西方國家的出口在減少,對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在增加。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對東南亞的出口比兩年前同期增長了12%。同期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減少了17%。僅在2023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就下降了14%。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為中國企業正在通過越南或墨西哥等國改變貿易路線,不過在中國向價值鏈上游移動的同時,這些國家也在建立低端製造業。

中國也在尋找新的市場。過去兩年,隨著西方的制裁措施切斷了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大部分貿易往來,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激增了70%。中國一直在向俄羅斯出口大量燃油車,由於中國國內市場迅速向電動汽車轉型,中國燃油車產能現已過剩。

東南亞目前是中國更大的出口目的地,超過了美國或歐盟。今年到目前為止,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合計佔中國出口的近四分之一,仍低於美國和歐盟合計29%的份額,但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具有良好增長潛力、規模可觀的市場。

不過,雖然許多發展中國家總體上相對來說對中國更加友好,但也難免受到國內政治壓力的影響,仍有可能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設置壁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