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魏哲家接棒台積電董事長 面臨三大挑戰(圖)

 2024-06-04 17: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魏哲家6月4日從劉德音手中接下台積電董事長職位。
魏哲家6月4日正式從劉德音手中接下台積電董事長職位。(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4年6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今(4日)將正式接任董事長。日媒報導說,過去6年裡,魏哲家帶領台積電面對前所未見的成長與發展,未來他將面臨地緣政治等3項重大挑戰。

台積電今日召開股東常會,同時也是即將退休的董事長劉德音最後一次主持。會中,劉德音正式交棒給現任總裁魏哲家,為台積電雙首長制畫下句點。

據數位時代報導,劉德音在會上表示,受惠於全球AI伺服器建置風潮、AI帶動先進製程兩大需求,儘管去年基期較低,台積電今年仍將再創大幅成長。AI運算力需求正是台積電技術和製造的強項,對於未來幾年成長深具信心。

劉德音強調,即使台積電已是公認的全球半導體技術領導者,但仍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現階段AI運算需求仍遠遠無法滿足。在全球製造布局上,台積電正積極在美、日、德等地建立新的製造基地,雖面臨新環境和文化的挑戰,但公司正努力學習並逐一克服,這也是全球客戶高度信任台積電的原因。

魏哲家則表示,雖然正式接任董事長,但目前心境沒有改變,首要任務就是更頻繁接觸政府關係,部分工作量交給身邊夥伴。人才培育方面,魏哲家表示會盡量往年輕化、制度化發展,促使人才自己成長,並招募更多元化的人才。

生成式AI的爆髮帶來全新需求,魏哲家表示,對於AI「非常樂觀。他重申台積電的策略是,「台積電沒有為了AI去特別做產品,我們的技術永遠領先,技術領先就會有人來用,不管在手機、電腦還是AI都一樣。」

他進一步解釋,過去英特爾(Intel)當道的時代,電腦用來幫助人類記憶,因此講求的是速度,「但現在是電腦幫你想,這很不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片不只要能運算快速,還必須足夠節能,「台積電正好在能耗和速度上符合客戶要求,有符合這樣條件的人不多,所以輝達、超微和高通等,都在台積電做。」

魏哲家指出,包含先進封裝、大尺寸晶片和先進製程技術,都是台積電接下來的機會。目前台積電佔全球不含記憶體的邏輯半導體產值約28%。不少股東都很關心台積電的美國建廠成本是否能正常掌控,劉德音回應說,美國建廠雖然比臺灣成本高,「但我們在美國建廠成本比其他還要低。」他直言,出海設廠是當今趨勢,有許多困難但會一一克服。」

他還提到,美國大選雖然是不確定的政治因素,但建廠補助是兩黨共識,「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對於日本擴廠,魏哲家表示會先把第一個廠做好,再考慮持續擴廠,「熊本政府的確有邀請我們。」他表示,包含水資源等維護都需要考慮,若得到當地居民認可,台積電會持續努力。

不過魏哲家也補充說,即使台積電有這麼多的海外足跡,整體規上還是「臺灣優先。」他重申最先進製程一定從臺灣開始,站穩腳步後才會考慮其他地方。

外界也極為關注兩岸衝突議題,魏哲家坦言,的確有客戶跟他討論要把產能移到其他地方,「但想全部移出是不可能的,臺灣佔台積電總產能的8到9成。」在先進製程技術方面,有股東提問是否有機會被華為追上。劉德音直言:「不太可能。」他指出競爭對手是永遠存在的,重點在於台積電的進步速度能否比對手更快。

目前台積電3年1000億的投資計畫已告一段落,不排除未來將持續投資設廠。而在劉德音與魏哲家共同領導的6年間,台積電交出亮眼成績單。股價上漲近270%,市值暴增近2倍至約22兆元,營收和淨利也翻了超過1倍。

雖然魏哲家全面掌舵時代即將來臨,但《日經亞洲》評點他面臨3大挑戰。首先最大的挑戰、也是他個人不能掌控的就是「地緣政治」。地緣政治挑戰包含川普是否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再次當選、是否出現新的地緣政治變化、美國對臺灣晶片和台積電的態度如何,將是台積電領導人需要應付的不確定性和任務。

第二項挑戰是台積電本身的成長。近6年來,台積電員工人數從4.8萬人增加到7.6萬人,加上近年來積極在海外擴張,在日本、德國、美國都有設廠,員工組成比以往更為多元;第三個挑戰是整個晶片產業面臨典型的重大轉變。全球晶片廠都致力於進一步縮小電晶體面積,以追求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同時也開發新的方式,例如以創新方式整合連接晶片。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