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槓北京 菲總統:若中菲衝突1死 將定義「戰爭行為」(圖)


中國海警和民兵船3月23日攔阻菲律賓補給船(中)前往仁愛暗沙。(圖片來源:中央社圖fl11fl)

【看中国2024年6月2日讯】(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5月31日,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嚴厲警告中國,如果在中菲的南海衝突之中,有一個菲律賓人遭殺害,那麼將幾乎肯定跨過了紅線,其將「非常接近」菲律賓定義的戰爭行為。

小馬可仕於「香格里拉對話」上發表主題演講之時被問及一個問題,若中國海岸警衛隊的水砲打死了一名菲律賓水手,是否就意味著已經越過「紅線」,以及在何種情況之下菲律賓會引用《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總統答稱,如果有一名菲律賓人遭故意行為殺害,這將會提高菲律賓的反應級別,甚至會非常非常地接近我們定義的戰爭行為。

他說,一旦我們碰到了那個點(指發生了死亡事件),我們將肯定會破釜沉舟。已經幾乎可以肯定,這將會是一條紅線。

現今中菲在南海的衝突日益頻繁。今年3月下旬,中國海警船朝向一艘前往仁愛礁的菲律賓船隻使用水砲襲擊,而造成3名菲律賓船員受傷。在當月早些時候,中國海警也遭指控用水炮襲擊,致使4名菲律賓船員遭碎玻璃打傷。

雖然仁愛礁位在聯合國所批准的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可是中國卻對此區域宣稱其擁有主權,還部署船隻在那裡進行巡邏,並阻撓菲律賓在仁愛礁對一艘擱淺的二戰登陸艦上的士兵來輸送補給。

中菲衝突促使小馬可仕向美國靠攏。外界擔憂,中菲日益緊張的交鋒將可能會導致嚴重事件,因而導致菲律賓引用了與美國所簽訂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使得將中菲衝突演變成為更廣泛的衝突。

3月,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的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指出,菲律賓已經是美國長期軍事盟友及條約盟友,若中國於南海向菲律賓公務船隻與飛機的任何攻擊並導致人員死亡,那麼菲方就能夠引用了《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小馬可仕於週五的主題演講中,引述了包含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在內的條約,此公約為所有海洋與海上活動所建立的法律框架。

菲總統指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明確了各國海域的界限,且定義出各國對於這些海域行使主權、主權權利及管轄權的範圍。他說,菲律賓有意識地努力讓我們對於領土與海域的定義和國際法允許及承認的範圍保持一致。

小馬可仕說,我們的努力與中共通過武力、恐嚇與欺騙來傳播過度的且毫無根據主張的武斷行動,已經形成相當鮮明對比。

「菲律賓正在捍衛《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作為海洋憲法的完整性。菲方以符合國際社會的一位負責任及守法成員的方式,界定了領土與海區。」

「我們已將我們的主權主張提交給了世界領先的法學家來進行嚴格法律審查。所以,我們在水域上劃定的界限,並不是來自於我們的想像,而來自於國際法。」

「身為總統的我,自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做出了此項莊嚴的承諾,且我無意屈服,菲律賓人也不會屈服。」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