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香格里拉對話會如何漸成中美「論劍擂臺」(圖)

 2024-06-02 18: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5月31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中)與中共國防部長董軍舉行雙邊會談後離場。
5月31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中)與中共國防部長董軍舉行雙邊會談後離場。(圖片來源:NHAC NGUYE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日訊】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5月31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拉開帷幕。

作為本屆香會的重頭戲,去年年底履新的中國國防部長董軍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當天舉行雙邊會談,結束了兩個軍事大國防長18個月無實質接觸的冰凍局面。

中國在2022年8月中止了美中軍方互動——包括取消安排美中兩軍戰區領導通話、美中國防部工作會晤和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作為對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臺灣的反制措施。

美中防長溝通自此斷線。去年夏季起,儘管美中高層互訪升溫,但軍事對話塵封依舊。中國上一任防長李尚福在任職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發展部部長期間購買俄羅斯戰鬥機和防空導彈系統而受美國制裁,中國由此屢次拒絕美國防長的對話要求,堅稱美國解除制裁是對話的先決條件。

去年香會前四天,北京拒絕了五角大樓的香會會晤要求。香會上,奧斯汀上前與李尚福打招呼,但雙方僅幾秒鐘的握手致意。之後,兩人雖同坐一桌,但毫無眼神交流。

李尚福去年據報因涉腐敗受調查,10月底被免職。沒有美國制裁壓身的董軍年底接任,這一尷尬僵局才得以化解。

5月31日,奧斯汀與董軍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持續了75分鐘。雙方討論了從臺灣、南中國海到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一系列熱點問題,也商討了防止雙方因溝通失誤和誤判而引發衝突的舉措。中國官方肯定了會談有助於防誤判、防衝突的積極意義。

香會自2002年創辦以來,已成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防務和安全論壇之一。作為地區軍事外交的重要平臺,美中兩國在此的互動或「互懟」往往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美中代表團在香會上如何互動「近年來已成為美國和中國關係的晴雨表,」法新社報導說。

本文帶您簡要回顧美中兩國歷年來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互動變化軌跡。

2007-2009年,美中分歧顯現,但尚未激烈交鋒

中國在2007年首次派高級軍事官員參與香格里拉對話會。自那以後,中國開始升級對香會的參與度,派遣高級將領和國防部長出席會議。相比之下,美國則一貫重視香會,自首屆香會以來就通過這一平臺闡述其亞太安全戰略,強調與地區盟友的合作。歷屆香會,美國防長都是大會首日第一個發言。中國自參會以來,發言一般安排在第二天上午。

2007年,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率領中國軍方代表團首度出席香會。時任美國防長蓋茨(Robert Gates)就北京軍費開支的「不透明」問題表達擔憂。中國則批評美國在日本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但雙方言辭和緩,並表示加強雙方軍事溝通,增進瞭解。

中國官媒當時援引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賈慶國的話報導說:「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半個小時的發言中,只在最後簡短提到中國,對於臺灣問題更是隻字未提。多數與會者認為美國的講話對中國充滿善意。」

2008年,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出席香會。蓋茨和馬曉天分別就中國的軍備擴張和美國在亞洲的導彈防禦系統部署間接地互相指責。

臺灣民間軍事雜誌尖端科技主編畢雲庭當時告訴美國之音,美中之間在軍事問題上的口角,反映美國擔心掘起的中國勢力會損及它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但中國尚沒有能力在軍事上對美國提出挑戰,因此美國當時在亞太地區的利益還未受到直接威脅。

2009年香會上,蓋茨呼籲中國在亞太地區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中國回應也相對溫和,表示願意加強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安全合作。那次香會前夕,朝鮮被發現進行地下核試驗。蓋茨與馬曉天會晤時,雙方均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機會維護東北亞地區和平。

2010年:美中首次就南中國海問題公開交鋒

2010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成為美中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首次公開交鋒。時任美國防長蓋茨強調了航行自由的重要性,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填海造島和其他軍事擴張行為引發地區緊張局勢。第三次率領中國代表團的馬曉天駁斥美國指責,稱堅決捍衛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強調中國有權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活動。馬曉天指責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和巡航行動,稱美國才是引發緊張局勢的根源。

此外,中國在2010年1月中止了與美方的軍事對話,抗議歐巴馬政府的對臺軍售。蓋茨在香會上批評中國的這一做法,呼籲北京重啟軍事交流。但美中雙方仍舊進行了雙邊會晤。據德國之聲報導,馬曉天在會晤中告訴蓋茨,美中軍事交流只是暫時凍結,而且只是凍結高級軍官之間的交流。

2010年的香會標誌著美中兩國在亞太地區安全問題上的公開交鋒加劇。

2011年:中國首派防長出席香會,美中防長會晤

2011年,中國防長梁光烈率團出席香會,並與美國防長蓋茨舉行會談。那年年初,時任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訪美,美中軍事交流恢復,美中關係正處回暖階段。儘管南中國海和對臺軍售仍是兩國的顯著痛點,但兩國防長在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稱兩國的軍事關係取得了一些進展,並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2012年:美防長提「亞太再平衡戰略」,中國防長缺席

時任美國防長帕內塔(Leon Panetta)在2012年的香會上闡述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稱美國將把60%的戰艦部署到亞太地區。

中國那一年降低參會規格,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任海泉率團出席會議。那次香會前夕,中國和菲律賓在黃岩島發生對峙,南中國海問題再次升溫,朝核問題也繼續發酵,中國防長在此節骨眼上的缺席引發外界各種猜測。

防長缺席的中國代表團由此未得到香會發言機會。中國媒體不滿美國在黃岩島對峙事件上向菲律賓展示支持,嘲諷美菲在香會上「秀恩愛」。

2013:「奧習會」前夕,中國副總參謀長香會上開展「魅力攻勢」

2013年的香會距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非正式峰會不到一週時間。路透社當時的報導稱,中國軍方代表團在那次香會上展開魅力攻勢,強調合作與對話,以弱化中國那段時間的強硬姿態。

「關於中國與鄰國海上主權爭端、中國被控涉及網路間諜活動、中國對美國戰略重心重返亞洲保持戒心等棘手議題,沒人指望能在此次論壇上得到解決,」報導寫道。

雖然中國防長依舊未親自參加,當時隨同時任美防長哈格爾(Chuck Hagel)出席香會的一位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肯定了中國代表團相比2012年所做出的規格調整。

「去年中國代表團規模非常小、級別較低。今年的代表團規模大……並且在論壇上非常活躍。這非常好,我們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2014年-2016年:南中國海問題交鋒火藥味漸濃

2014年,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率團出席,期間會晤哈格爾。哈格爾點名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單方面挑釁行動威脅地區和平與穩定,並強調若國際秩序受威脅,美國不會無動於衷。王冠中回應稱:「哈格爾部長這個講話是一篇充滿鼓動、慫恿亞太地區不安定因素、起來鬧事挑事的講話。」

2015年-2016年:副總參謀長孫建國與會,期間會晤時任美國防長卡特(Ashton Carter)會晤。卡特在香會演講中大篇幅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速度和規模史無前例」的填海造島和軍事化活動,稱此與國際法「不合拍」,並宣布啟動新「東南亞海事安全倡議」,加強東南亞地區國家的海事能力建設。孫建國回應稱中國的行動完全是主權範圍內的事務,重申中國「不會屈服於壓力」。

2017-2018年:特朗普政府上臺,中國低調出席

2017年的香會是國際仲裁庭2016年對南中國海問題做出裁決後的第一次會議。中國對這一裁決的態度以及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繼續造島和軍事化行為使它相當孤立和孤獨,而南中國海問題是這次香會的一個主要議題。

2017年和2018年的香會,中國都是派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率團出席,相較往年再次降低級別。美國自2017年,每次都在香會上提及臺灣,強調堅定與臺灣的合作,保障臺灣防禦所需的軍備和能力。何雷沒有與時任美國防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會晤。

馬蒂斯在香會上重申特朗普政府將繼續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承諾,強調美國將在該地區繼續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除了提及臺灣問題外,他也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化活動。中國召開記者會對美國的批評一一駁斥。

2018年,正值美中貿易戰和軍事對峙升級的背景下,兩國在香會上的交鋒愈加激烈。

2019年:美國闡述「印太戰略」,中國再將參會級別升至防長級

2019年,美中貿易戰仍在繼續,雙方互征關稅。兩國的經濟對立也加劇了雙方在安全和軍事領域的對峙。中國這一年再次派防長出席。時任防長魏鳳和與時任美國代理防長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舉行20分鐘的雙邊會談。五角大樓稱會談具有「建設性和富有成效」:「兩位領導人討論了建立兩軍關係,降低兩國誤解和誤判風險的途徑」。

沙納漢在香會上宣布「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戰略,點名批評中國的「脅迫性」行為。魏鳳和重申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

2020-2021年:新冠疫情,香會暫停

2022年:拜登政府上臺後,美中防長首會面

2022年,新冠疫情餘波和俄烏衝突的背景下,美中博弈進一步加劇。美防長奧斯汀在香會上宣布拜登政府繼續推進「印太戰略」的決心,重申美國對臺灣的支持。

香會期間,美國防長奧斯汀和魏鳳和舉行雙邊長達一小時的會晤,討論了美中防務關係和地區安全問題。隨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台海局勢的未來,雙方尤其在臺灣問題上針鋒相對,硬碰硬。魏鳳和言辭強硬,稱中國「不會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退縮」,如果有人敢把臺灣分裂出去,中方「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

原標題:美中關係「晴雨表」?香格里拉對話會如何漸成兩國「論劍擂臺」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