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是非多」為啥上半句鮮有人願意提?(圖)


「寡婦門前是非多」,體現出世態炎涼,含有許多人生的無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老話雖然扎心,也含有許多人生的無奈。寡婦一詞最早出於《詩經》,《詩.小雅.大田》中有「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寡婦也可說是遺孀,未亡人。

但由於社會風氣影響,很多人將寡婦一詞變了味,成了弱勢群體的代名詞。因為女人沒有了自己的丈夫保護,會被不懷好意的男人們關注騷擾。在過去男權為主的社會中,有些男人就是衝著寡婦勢單力薄,十分好欺負。事實上,一些村霸類型的地痞流氓,就喜歡欺負村裡的寡婦,認為這樣的女人無依無靠,就算佔了便宜也沒人給她撐腰。還有些男人為了有點姿色的寡婦爭風吃醋而導致各種打罵爭鬥。最後寡婦不但自己落下不好的名聲,還會被周圍的人們嘲笑和唾罵,把寡婦的是非事當成飯前酒後的談資去談去嘲笑。

一旦寡婦的家中有些風吹草動,人們都會紛紛猜測不止,從而對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尤其寡婦獨居生活中的私生活,人們的關注點更高,只要寡婦與任何異性稍微有些關注,那些人的嘴就會傳出各種各樣低俗的流言蜚語。

而這句俗語它的上半句現在卻很少提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它的上半句就是「鰥夫房頂炊煙少」,在《孟子.梁惠王》中有提及鰥,「老而無妻曰鰥」,但後來的鰥並不僅僅是老而無妻,而是與寡婦相似,失去伴侶的男性就為鰥夫。


男人失去真愛,會消沉一段時間,草草應付肚子了事。(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鰥夫,意思就是沒有女人同住在一起生活的男人,男主外,女主內。當一個男人失去妻子時,家庭事務就會變得混亂。他吃飯喝茶的時候可能不像以前那麼有條理了。這樣的男人很少生火做飯,一日三餐不能按時按點的吃喝。因為如果家裡沒有了一位女主人的打理和照料,久而久之男人就學會混日子也就得過且過了,這樣在過去男人就會自己做飯吃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房頂上煙囪也就沒有炊煙飄出來。

可是為什麼這句俗語「鰥夫房頂炊煙少」沒有「寡婦門前是非多」那樣被人更多地提及呢?如今男人都會做飯,也不至於失去妻子而餓著肚子了。當然若是失去真愛,確實也會消沉一段時間,草草應付肚子了事。但是現在的男子很多比女人還會做家務,比如社交網站上有很多男性做菜、裁衣的視頻,分享給社會。

還有一個原因是,從古至今,男性失去伴侶後,相比女性,再婚的機會多一些,單身男子的私生活,也不會有太多人去八卦。

不管是寡婦,亦或者鰥夫,這些人在古代,都屬於「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劇,是應該深表同情的。社會還是要給不幸失去伴侶的人以更多的寬容的空間。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