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黑手延伸海外 示威後遭恐嚇港生不敢返港(圖)


中共間諜在海外監視中港學生,導致他們不敢就敏感問題發表言論,不敢參加反共集會。圖為今年3月在英港人於倫敦集會抗議23條。(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自從《國安法》和23條相繼實施後,香港人無時無刻不被白色恐怖籠罩,即使身在海外,這種恐懼和擔心也不會消失。一位在荷蘭求學的香港學生表示,曾在當地參加示威,期間被中國籍男子拍大頭照,之後就不斷收到滋擾、恐嚇短信,令她猶豫畢業後要不要返港。

《國安法》和23條均有域外效力,香港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在政府的監管範圍之內,一旦被指控觸及國安法例,留在海外尚算安全,返回香港分分鐘有被捕的危險。

早前一名在日本讀書的香港女學生袁靜婷在日期間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所謂「港獨」言論。去年回港換領身份證時被捕,她承認一項《刑事罪行條例》下的「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被判囚兩個月。

近日,一名正在荷蘭進修國際刑事法碩士課程的香港學生Alice接受《Yahoo 新聞》的電話訪問。她表示,一直希望研究一些與中港相關的議題,包括是香港、新疆、西藏等地異見人士被打壓的情況。她的論文題目原本是與《香港國安法》有關,但在得悉日本留學生袁靜婷回港被捕一事後,隨即決定修改論文題目。

Alice擔心自己的論文一旦發表,有機會被視為違反《國安法》,返港後有被追究的風險。

她說,「(袁靜婷)事件對於在海外做研究的香港人,都會造成寒蟬效應。在恐懼之下,大家都會自我審查。」她形容《國安法》及 23 條立法徹底改變了海外留學生交流的方式,即使身處民主自由的地方,仍然會受到影響。

對此,校方做足措施保障學生安全,例如容許以線下形式遞交一些涉及敏感議題的功課,禁止在課堂上拍照、錄音,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不會被舉報、追究等等。

除了學術研究之外,Alice 也在當地參與過示威,期間有數名中國藉男子到場,拍攝參加者的「大頭照」。這些中國藉男子批評示威者對中國政府進行造謠、抹黑。

示威活動後,Alice 每日都收到大量的滋擾電話及短信,「每日最少收到 30、40 個來自不同電話號碼的短信」,部分短信內容充滿詛咒、恐嚇和人身攻擊,比如「我知道你是誰」、「你幾時死」。

經歷連串事件,Alice不得不重新考慮畢業後是否回港,甚至在香港轉機她也感到擔憂。

本月13日,國際特赦組織發表一份報告,指有中國及香港的留學生,在海外遭受中國當局騷擾及監控,令他們求學期間不敢接觸敏感議題,也不敢參加當地示威。

報告訪問了20位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大陸學生和12名來自香港的學生,他們遍布在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瑞士、英國和美國。

報告指,受訪的留學生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的家人曾遭到中國官員的騷擾。超過半數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因恐懼而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壓力、創傷、偏執和抑鬱,其中一位學生還因此住院治療。有八位學生向國際特赦組織透露,他們不得不與大陸的親友斷絕聯繫,以保護他們不受中共政府的打壓,但這也使他們陷入更加孤立無援的困境。

國際特赦組織促請各國政府和大學採取更多措施保護面臨「跨國鎮壓威脅」的中港留學生。他們亦敦促北京和香港當局,停止所有「相當於跨國鎮壓的行為」,讓海外留學生能夠專注於學習,而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全。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