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澤東封殺的《群醜圖》長這樣(組圖)
被毛澤東封殺《群醜圖》原來是長這樣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文革爆發後的1967年2月,一幅醜化中共領導人、名為《群醜圖》的漫畫開始熱傳,它最先刊發在「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革命造反聯絡站(首都二司)」主辦的小報《東方紅》上,其後還貼在了西長安街的紅色宮牆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都可以看到,並很快傳遍全國。
徐小棣寫的《顛倒歲月》一書中的《亂世》一篇提到13歲的她和好友姍姍從學校去長安街看《群醜圖》的經過。姍姍告訴她,自己的爸爸也在上邊,「我真想撕了它」。出於幫助好友的心理,徐小棣和姍姍騎車去了長安街。
書中寫道:巨幅的漫畫《群醜圖》貼在高大的紅色宮牆上。一百個被打倒的前黨、政、軍要人排成一條S形的長隊,每個被醜化的面孔都酷似本人。為首的是劉、鄧、陶。劉少奇有紅色的大鼻子,鄧小平的頭畫的像鍋鏟子。我一眼就認出隊伍中的梁將軍,他和肖將軍抬著一隻大筐,筐裡坐著呲牙咧嘴的羅將軍,他裹繃帶的傷腿蹺出筐外……
這裡所說的幾個將軍分別是梁必業、肖向榮和羅瑞卿。曾任中共軍隊總政部副主任的梁必業文革期間被批鬥、關押、勞改長達8年,2002年離世。肖向榮曾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文革時被批鬥、關押,1976年3月被迫害致死。而曾身兼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1965年即被打倒、免職,次年被審查,隨後羅瑞卿憤而跳樓自殺未遂,但摔斷了腿。這就是為何漫畫中他坐在筐裡被抬的原因。文革後,羅瑞卿赴德國治療腿疾,病發去世。
至於圖中坐著轎子手持令牌做發號施令狀的劉少奇,是毛發動文革針對的主要目標,下場極為悲慘。他先是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黨內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繼而又被扣上「叛徒、內奸、工賊」的大帽子,被幾番批鬥,被打的鼻青臉腫,最後被囚禁至死。臨死時已沒有人形,渾身糜爛腥臭,骨瘦如柴,蓬亂的白髮有二尺長。死後被按烈性傳染病處理火化,用過的被褥枕頭等遺物均被焚化一空。骨灰下落不明。其妻子王光美也被關押、批鬥,幾個孩子也被趕出了中南海,其中一個兒子臥軌自殺。
而坐著「敞蓬轎」(四川俗語稱「滑竿」)的鄧小平,文革中也是几上幾下,僥倖存活下來後掌握了中共最高權力,但受其連累,兒子鄧朴方文革期間跳樓落下終身殘疾,弟弟鄧蜀平不堪死去活來的折磨自殺身亡。
此外,《群醜圖》畫面上圍繞劉、鄧抬轎的,鳴鑼開道的,打旗搖扇的,舞槍弄棒的,跑腿跟班的,全是所謂「劉鄧司令部」從中央到地方的「黑」幹將,他們是彭真、陶鑄、楊尚昆、陸定一、吳晗、鄧拓、廖沫沙、夏衍、周揚、田漢、王光美、賀龍等。他們在文革中的日子自然並不好過,大都被批鬥,關押,有些與劉少奇一樣,悽慘死去,如賀龍、吳晗、陶鑄、鄧拓等。
文革中「群醜圖」從熱傳到被封殺的背後。(網絡圖片)
《群醜圖》的政治功用
從畫作上看,畫者不僅具有一定的繪畫功力,還是對中共政治有所了解的。圖中採用古代官員出巡招式,排列成S形隊伍,向著「資本主義」懸崖走去。隊伍的排列很有講究,從他們手中的「道具」,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從準備、發動,直至該畫創作時的1967年2月份,運動進展情況,次序一點沒搞錯。
而且畫中每人的「道具」,都有根有據,形象地說明了該人所犯的「罪行」,反映了當時的一連串事件。畫中人物,則運用漫畫最基本的技法:大頭小身體。儘管體態動作誇張,頭部描繪卻十分形似。
這幅形象逼真的《群醜圖》打破了中共政治運作的程序規則,非常直觀地將文革所要打倒的中共領導人一一列出,提前公告了文革初期的目標和「劉鄧」無可挽回的失勢,具有政治宣判的傳播功能。
此圖一出,遠比語言更為普通百姓所接受,激發民眾的仇恨,因此傳播速度極快。據說在中央文革的支持下,當時以百萬計的印數傳遍全國各地,各地還競相翻印、複製。按照官方的說法,其對當時批判、打倒「劉鄧」的政治運動,起了火上加油、推波助瀾的作用。
各地紅衛兵等造反組織亦紛紛效仿,把本地的大小走資派串在一起,給予集體醜化,其中比較有名的是上海、西安版《群醜圖》。
毛為何封殺《群醜圖》
《群醜圖》流傳後不久,葉劍英、譚震林、徐向前、陳毅等中共將軍大鬧懷仁堂,表示對文革做法的不滿。譚震林就以此畫為靶子,抨擊紅衛兵醜化中共,意圖就是「要把老幹部統統打倒」。不過,他們並未敢直接將矛頭指向鼓動紅衛兵「造反」的毛本人。
1967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改進革命群眾的報刊的宣傳的意見》,明確提出「不要搞『黃色新聞』及其他庸俗、低級的東西」,其中「庸俗、低級的東西」,即指漫畫。據說,《群醜圖》激怒了毛澤東。
據曾任北京衛戍區司令的傅崇碧在《「文革」中的衛戍區》一文中回憶:1967年7月武漢事件後毛召見他,見到他「放在面前一大捲紙,主席問:『那是什麼?』我說從釣魚台出來時,有人攔住我的車子,放進車裡的,是什麼我還沒看。」於是他們打了開來,一看正是彩印的《群醜圖》。毛看後,很生氣地說:「這是醜化我們的黨!這種東西不准搞!」毛馬上叫秘書給中央文革的陳伯達,要他把此圖全部收起來,不准在社會上流傳。
應該說,觸怒毛的原因並不主要在於什麼庸俗醜化,畢竟毛發動文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倒劉少奇以及支持者,真實原因是這幅《群醜圖》不僅揭了毛的底,還把兩個司令部的人混淆了,圖中的有些人是毛所要保護的親信,如李井泉、王任重等。在毛下令後,《群醜圖》徹底消失了。
《群醜圖》作者的命運
在最先刊出的漫畫《群醜圖》上,具名是「鬥爭彭、陸、羅、楊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籌備處宣」,不過實際作者卻是當時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翁如蘭。
1944年生於北京的翁如蘭,是著名元史大家翁獨健的女兒,也是光緒老師翁同龢的後代。1962年考入中央美院,師從著名戲曲人物畫家葉淺予先生,主攻人物畫。當時不過二十幾歲的她,因出身不好,為了彰顯自己的「革命造反精神」,以示和出身家庭劃清界限,遂通宵達旦繪出了《群醜圖》。
在其畫出的《群醜圖》遭到毛下令封殺後,她被認為是「醜化中央領導人」,而被捕入獄,後被「下放部隊農場改造三年」。文革結束後,翁如蘭在中央美院任教,後赴美留學,之後僑居國外,從事繪畫創作活動。
結語
《群醜圖》的起伏從側面反映了毛反動文革的真實意圖,其中眾多人物的遭遇更是文革慘烈的一個縮影,而翁如蘭的洞見也讓她吃了苦頭。在中共一黨專制下,無論是高官還是平民,又有誰可以擺脫被迫害的命運呢?此外,中共自成立後上演了何止一出醜戲?《群醜圖》中和之外的中共高官們哪個沒在其中扮演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