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軍演靠近台海 恐引發區域衝突?(圖)


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於5月10日閉幕。(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4年5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歷年來最大規模的美菲「肩併肩」軍演第二次在臺灣附近演練。專家認為,中共在南中國海與台海開戰的危險指數不同,美菲等國正以綜合性威懾反制中共的灰色地帶戰術。

中央社報導稱,在中共海軍成軍75年之際,菲美兩國歷年規模最大的「肩併肩」軍演,在鄰近臺灣的菲律賓西北部舉行反登陸作戰實彈演習,模擬敵軍試圖從海上登陸菲律賓,但遭菲美陸軍和陸戰隊聯合火力擊退。

美菲雙方共有16700名官兵參加,另外還有約150名澳大利亞國防軍和一艘法國海軍巡防艦參演,規模空前。

雖然美菲政府都稱軍演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針對中共的意味濃厚。因為美菲軍隊模擬收復菲律賓最北端被敵方軍隊佔領的巴丹群島(Batanes)。該島嶼位於面向南中國海的巴拉望省西部,靠近臺灣,其中最北端的雅米島距離臺灣僅約140公里。這是繼去年以來,「肩併肩」軍演再次在南中國海與台海附近進行演練。

由於正值南海和台海局勢緊張,外界關心演練內容是否為因應可能爆發的區域衝突。

美國之音報導稱,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彥麟受訪時表示,南中國海與台海對於中共來說有著相當不同的意涵。中共在南中國海的爭點主要集中在「3個P」,即政治(Politics)、石油(Petroleum)、食物(Protein);對於台海行為建立在其所謂的「統一臺灣的歷史性任務」。

王彥麟認為,「中共在南海地區的主要任務是在政治上維持面』,因此可能採取長期的、中低強度且不與區域國家全面對立的方針。」

王彥麟分析,中共在南中國海的「裡子」只限於確保開採油氣、漁業權、通行權等,不至於與東南亞國家全面開戰。在台海方面,即便武力入侵臺灣可能付出巨大代價,包括經濟效益為負值,北京當局依然很可能為了所謂的「統一大業」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並導致與民主國家陣營高度對立的結果。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信賴研究中心主任黃惠華則認為,南中國海、台海衝突沒有升高到軍事衝突層級的跡象。黃惠華說,「中共灰色地帶戰略,其目標是在不引發軍事反應的情況下,達到削弱敵人意志與決心,破壞美國與其聯盟關係之目的。」

黃惠華指出,中共目前的重點是削弱敵方同盟關係,而美國與其區域夥伴的戰略合作已因此逐漸走向創造綜合性威懾能力,透過多重合作威懾中共,同時確保菲律賓、臺灣等小國的安全。她說,未來中共面對的不會只有日、菲、臺,而是以美國為核心的多邊聯盟對中形成的包圍網,恐會讓中共在面對區域衝突時疲於奔命。

中央社報導稱,菲國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上任以來,持續強化菲律賓北部防禦。菲律賓大學海洋事務與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童巴卡(Jay Batongbacal)去年曾表示,若中共入侵臺灣並希望阻撓敵人從南方接近臺灣,控制菲國北部的巴丹群島將是關鍵。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