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人出現的時代 失落的篤布孤薩部落(圖)


拼板舟的起源,與神祕的地底人有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作為海洋民族的達悟族,他們以捕魚為業,文化、生活與海洋密不可分,不過在遙遠的過去,船隻的問題卻讓他們相當苦惱。那個時代,由於達悟族的造船技術不佳,因此他們的漁獲量貧困,而且時常因為進水,導致船隻沉沒。

地底人傳授的造船技術

這件事被「地底人」知道,決定將造船技術傳授給達悟族,直接來到達悟族的部落,雙方的來往相當融洽。後來地底人將自己變成一隻老鼠,將一些達悟族人帶到地下世界學習造船技術,在那裡也受到對方的歡迎。地底人的長老無私地將他們獨特的造船技術傳授給達悟族,也就是現今拼板舟的製造工法,並且將攸關的下水儀式與禁忌一併授予。這樣的改變,使達悟族的造船技術有所突破,他們漁獲的困境同樣得到改善。

一般而言,小型的拼板舟尺寸能達到3公尺,乘坐人數為一至三人不等,大型的拼板舟尺寸則是能達到7公尺,乘坐人數則來到六至十人。以上是拼板舟的正常類別,不過其實有規模更加巨大的拼板舟,人數能夠達到十六人至十八人之多,不過隨著一個部落的覆滅,這種拼板舟也隨之消失在世界上。

失落的先進部落

現今列出的達悟族部落為七個(合併後為六個),分別為東清部落、野銀部落、朗島部落、椰油部落、伊瓦達斯部落(已併入椰油)、漁人部落及紅頭部落,而在過去有第八個部落,名為篤布孤薩(oboskosan)部落,或是吉卡法嘟岸(Jikavatoan)部落。

這個篤布孤薩部落,在八個部落中擁有當時最優秀的造船技術與捕魚技術,前段提及的超大型拼板舟正是出自於他們之手,是所有部落中唯一能夠製造出這種船隻的地方,而且碩大的船身並非虛有其表,這些船隻的品質非常優異,能夠讓他們航行到更遠的地方捕魚,正也使得篤布孤薩部落的漁獲量表現優異,總是遠遠勝過其他部落。

篤布孤薩部落對於死者的文化獨樹一格,他們有著特別的壺葬文化,會將死者的遺體放入一種特製的甕裡下葬。其他部落使用的一般棺木,對於篤布孤薩部落而言,反而是種不敬的棺材。這種棺木會在老人還在人世時提前製作,若是在製作過程中發生損毀的狀況,就代表老人的時候尚未來到。反之,若是這個甕順利製成,那麼這個老人就會在一年的時間內離開人世。對於甕型棺材,過去位於紅頭村地區的漁人部落及紅頭部落,曾經也想模仿,不過最終因為需要蒐集陶土,過於麻煩而不了了之。

那麼為何至今篤布孤薩部落已經不存在呢?據說是當時發生嚴重的洪災,在山崩的侵襲之下,整個篤布孤薩部落消失無蹤,就此成為了一個失落的部落。隨著考古行動的展開,曾有考古學家在紅頭部落、椰油部落附近區域發現人骨、貝器、玻璃珠與甕棺,那時將其稱為「Lobusbussan文化」,意思為出海口或滲水,被認為可能是達悟族的祖先,並與篤布孤薩部落有些相似。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