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吹響數字經濟大躍進號角 惡果將顯現(圖)
中國官方發布數字人才的3年培育方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4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包括人工智慧(AI)在內的行業一場洗牌即將到來,人社部等九部門近日發布數字人才的3年培育方案,學者憂心有惡果,「大躍進」式發展將如同此前的晶元項目一樣紛紛「爛尾」。
中國數字人才培育行動方案出爐
據中共黨報《人民日報》4月29日報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等九部門發布《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旨在發揮數字人才支撐數字經濟的基礎性作用,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方案》部署了6個重點項目:一、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集成電路、數據安全等領域;二、開發數字職業(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等;三、引進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四、培訓數字人才創業,投成一批數字經濟「小巨人」企業;五、緊貼企業需求開設定向培訓班,培養懂產業和數字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六、舉辦數字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促訓。
「據測算,我國數字人才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長。」《方案》明確,用3年左右的時間,「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提升數字人才自主創新能力,激發數字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報導還稱,截至2022年末,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50.2萬億元人民幣,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41.5%。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新春開工首周,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人才需求激增,新發布職位數量同比增長612.5%。
數字化技術是政府幫凶
據美國之音4月30日報導,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尤其重視高科技、資通訊和數字產業的發展,出臺數字人才的3年培育方案,盼為激烈的中美科技戰厚植人力。
曾在北京某網路公司擔任高管的朱先生直言,政府無力培訓人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除人才緊缺、能力不匹配的難題外,企業本身的經營壓力高,也難祭出好待遇或培訓條件來招攬、留任人才。
在北京的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專家唐生認為,體制內懂數字化的領導也短缺,所以數字經濟核心層「確實存在外行在干內行人的事」。人社部的方案應是技職訓練的一環,旨在協助二次就業或新創崗位。但他說,要靠這個方案「改變經濟變化和曲線很難。」
唐生還批評,當局雖聲稱「支撐數字經濟」,但對網際網路產業的監管卻緊縮至「史上最嚴」,根本不利發展。例如,現在連註冊個域名都得找公安備案,耗時又繁瑣。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也說,中國「政治挂帥」與無孔不入的監管不利百業發展。中國經濟面臨多維度的挑戰,包括房地產泡沫、產能過剩及民生驅動轉向戰備驅動的發展,還有失業率高企及消費降級,消費疲軟的結果將加劇產能過剩、更依賴出口的問題,也加大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
但是,最大的挑戰是信心危機。陳志武透露,一些中國民營企業家近來屢遭缺錢的地方政府以各種名義搜刮資產,包括銀行帳戶的現金。當他們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都無法安心時,自然不敢擴張事業或擴大投資,也削弱了對經濟的貢獻。
陳志武說,地方政府之所以能掌握這些資產階級的個人資訊、甚至銀行帳目,金融行業的數字化是幫凶,助長了地方政府為創造收入而強搶民財的「創收執法」,包括頻開交通或行政罰單,以罰代管搶錢。
為解決中國經濟的挑戰,陳志武呼籲當局放開對各領域的管控,讓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並加大對人身自由和身家財產的保障,才能重振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大躍進式發展或迎爛尾潮
經濟學界擔憂,大躍進式發展或迎爛尾潮。以人工智慧(AI)為例,去年初,OpenAI的ChatGPT的成功首次在中國引發了人工智慧(AI)熱潮,中國的各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百模大戰」開始了。現在,中國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熱潮幾乎每天都會引發初創公司和科技巨頭發佈新產品。
據券商里昂證券(CLSA)稱,中國至少擁有130個大型語言模型,佔全球總數的40%。此外,中國公司還宣布了數十個與其核心模型相關的「特定行業LLM」。
然而,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大多數企業尚未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彼此之間過於相似,目前正在努力應對成本飆升的問題。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的加大,一場洗牌即將到來。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7月24日主持召開中共政治局會議,會議作出七大經濟發展安排,第七項是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慧安全發展。」
不過,「大躍進」式的發展人工智慧,或將如同此前的晶元項目一樣紛紛「爛尾」。
彭博社此前報導指出,令習近平感到沮喪的是,過去十年來向晶元業投入的百億計美元並沒有取得突破。
中國官方搞過多次「晶元製造」的計畫,試圖通過大筆資金投入實現關鍵技術大突破,但一茬又一茬的所謂「晶元」企業在耗盡國家資助之後一無所成而破產,最終項目「爛尾」。例如,2020年10月1日,中國官媒《瞭望》新聞週刊發文稱,「6個百億級半導體大項目先後停擺,業界擔憂,造芯熱引發爛尾潮,造成國有資產損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