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倒閉潮因為「軟對抗」?學者這麼說(視頻)

【看中國2024年4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梁路思、李淨瑤採訪報導)近年來香港正面臨商鋪「倒閉潮」,引起人們探討這現象的根源。社會學者、前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鍾劍華博士對《看中國》表示,他相信仍有很多港人繼續「軟對抗」,不去支持藍店、不出來消費。

有分析指,當年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港人參加了抗爭活動,或許是因為他們不想支持「藍店」才導致這些店鋪倒閉。

鍾劍華表示,雖然有些港人留在了香港,但他們對香港現在的局面非常不滿。

「他們採取的態度就是政府所謂的『軟對抗』,叫他們做什麼,他們都不理你。叫他們去投票,他們不去;叫他們去夜繽紛,他睬你都傻。總之,政府呼籲的,他們不去做。他們更不會去看你的『光蛋』、心型氣球等這種無聊事。他們不會支持在2019年表態支持港府的商店。」

另外,他指出,軟對抗的港人,寧願存錢去日本、泰國旅遊,也不會留在香港消費。

「我也一樣,我有很多嗜好,但在2019年之後,一直到2022年我離開香港前,都不再去光顧它們。我知道很多港人仍然會繼續這麼做。」

他說,前兩天他收到網上傳出的「藍黃地圖」。這地圖將香港18區每一區的哪些是黃、哪些是藍的店鋪列完出來,讓人參考。為何這個時候會有這種東西傳出來?這證明仍有人無論政府怎麼呼籲,他就是不去支持藍店。

「我覺得這是其中一個令到部份被標籤為藍店的店鋪,在經濟不是很差的情況下,生意也不好的原因。這是不是個關鍵的因素令到它們倒閉,我不敢說。但我相信,有部份人還是很堅持不支持藍店。」

港府斥資5000萬港元搞的「藝術@維港2024」,其中一個焦點項目「teamLab:光漣」展出了200多顆「光蛋」。至今一個月過去,有民眾發現數十顆蛋已經破裂。

鍾劍華批評,政府花巨資搞毫無文化內涵的東西,非常離譜。「現在政府只懂得搞這些,而戲劇協會舉辦『香港舞台劇獎』它不讓搞。怪不得人家要杯葛你。我要是在香港,我也會杯葛你。」

上屆由香港戲劇協會(劇協)舉辨的「香港舞台劇獎」今年1月被香港藝術發展局指損害聲譽,並取消資助,康文署亦停止贊助場地。

據悉,在被拒資助的情況下,劇協唯有自資舉辦頒獎禮。但場地從以前能容納千多人的劇場演藝廳,轉移到僅能容納兩百人的海景餐廳。

鍾劍華認為,劇協自資舉辦活動,證明他們非常堅持,而且也有很多人支持他們。「這也證明政府雖然打壓,只要還有空間,香港人還是會表示對打壓的反抗。我期望,更多港人不要放棄,繼續用自己的空間去搞(活動)。」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