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馬習會來個回頭看 習近平的認知戰暴露多少政治算計(圖)
馬習會(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4月14日訊】馬習會已經過去幾天了。從這次倆人見面中,我們看到共黨對國民黨的統戰基本是沿用了歷史附體的技術,不斷打民族牌、親情牌、鄉情牌,就如民國保衛戰共黨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民族統一戰線」等說法。時隔九十年左右,馬英九再來配合這個戰略來演一把戲,很多世人卻沒看透這把戲被中共打得稀巴爛,但還是有點用,更多年輕臺灣人,可能還不太清楚這把戲中包含著中共多少的政治算計。
算計一
共產中國一拖再拖,終於在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華盛頓舉行雙邊峰會的日子裡安排了與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的北京會面。似乎要告訴世界:你們要聯合「保臺保印太安穩」,我用不著與俄、朝、伊朗碰面,單馬英九等人就也可以表示了。
要知道,這次馬習會,是在北約75週年,32國與亞太四夥伴外長會議期間,美方喊出全球「同一個戰區」保台海;北約盟國、美日澳印四方會談、美日峰會、美韓同盟、美菲同盟等加強抗共合作;美副國務卿坎貝爾喊出「AUKUS(澳英美軍事外交安全合作夥伴)促進台海和平穩定」;外媒放風日、菲、AUKUS三國將組成「五國安全夥伴」;民國新總統在5月份的就職宣誓馬上要到來的這樣背景下會面的。
北京當局在這個時間、地點,選擇蔡奇、王滬寧、國台辦主任;宋濤、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等人高規格會見馬英九、蕭旭岑、王光慈等一行人,彰顯精心設計、宣示寓意不言而喻。
習近平乘機直白地高度讚揚了馬英九「素有民族情懷」、「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他說,「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任何心結……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國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
這段話赤裸裸暴露了中共現實與歷史對民國通過認知戰的政治算計。似乎馬英九是中共人一樣,告訴世界,一切都是「台獨」的錯,中共是商量和平發展沒有武統計畫沒有找麻煩的,外國有勢力企圖搗亂,心結都是別人離間造成的,臺灣有政治勢力站在中共一邊……
算計二
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中共不斷以民族和平統一的正面形象打民心認知戰。
誰是台獨?至今恐怕中共自己也說不出來。中華民國一直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推翻了清政府,從1912年到現在,這個主權國家從來沒有消失過。大陸是被馬列黨暫時搶去的,包括蔡英文、賴清德等政治人物,一直在說臺灣沒有必要台獨。那麼,「台獨」也是中共造出來以爭奪民心的認知戰詞語之一。
民族?中共是西歐馬恩主義經過蘇聯列寧斯大林屠殺思想移到中國的外國貨,一到中國就毀滅中華文化、屠殺中國人口、破壞與出賣中國領土……它與中華民族為敵,現在需要了又要附體民族上了?
同胞?共產黨來到中共,不斷殺民國將士百姓、三反五反反右四清文革六四,一九九九年又迫害中國煉氣功人,非典、人禽流感人豬流感、新冠等疫情不斷撒謊並草菅人命,稱民國為同胞等於說魔鬼要吃人前說我們是同類。
一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共奪取大陸後為附民國欺騙中國人,冒用了中華、人民、共和這些詞語,現在冒用為中國這個稱呼,其實就是在世界上要混淆中國就是中共國的概念,以讓世界認同臺灣是中共國的一部分。
算計三
中國、台獨、同胞……這些黨文化用詞由來已久,都是中共認知戰的一部分,包含著中共險惡的政治用心。
前段時間,王毅在聯合國會議上就曝露了這個用心,他說二戰結束後日本把臺灣歸還給了中國(中共國)。他以為世界上如今年輕掌權的一代不懂歷史,因此,把二戰後《波茨坦公告》中臺灣歸還給中華民國(簡稱中國)故意混淆為歸還中共國。
這也不稀奇了,早有先例了。十年前中共拍攝的《開羅宣言》電影海報中就公然把參會的蔣介石改成毛澤東,公然纂改歷史。就如盧沙野大使在習近平還在世的當下公然纂改習家文革史一樣。
類似認知戰和政治算計還有很多,比如最近臺灣地震後,耿爽居然代表臺灣感謝世界的援助與慰問。還有中共在歷史上一直在喊的「訪華」、「國共內戰」等詞語。共產黨是外來洋貨,何談「內」、「華」字?
中共除了陰、毒、惡、騙、間、偷等惡招使盡外,認知戰是很不容易讓人識別的政治算計,在人們一半知解中煞有其事地去誘騙人,世人不用說長期下去,可能就在下一代,就會潛移默化的認同中共說辭,從而在精神、意念中被它同化。特別是在真心實意想利用自己的才能在社會上做點事,創造一番價值或換取功名的年輕人,很容易被迷惑、跟從。這是中共要統治未來世界的其中先前一步。它的最終目標,就是把全世界用黨文化中毒,在暴惡陰毒中毀掉人類。
獨立作家盛雪指出:中共打民族牌、親情牌、鄉情牌。馬英九配合這個戰略來演一把戲(馬英九還曾說,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很遺憾,這一切,都早已被中共打得稀巴爛,早就被中共蹂躪,踩在腳底下。馬英九還去引導民國年輕人往泥淵走,這真的是丟人。至少現實中可以看到的一點是,至今中共的軍機不還照樣在威嚇臺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