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被捕後,美國正尋求英國引渡至美國受審。(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將於本月20日以及21日在英國接受最後一次判決,若引渡至美國成功,阿桑奇將面臨175年刑期,其辯護律師表示對他的性命有重大威脅。對此,俄羅斯藝術家Andrei Molodkin曾表明,若阿桑奇死於監獄,將以侵蝕性物質溶解包含畢加索等16幅總共價值4500萬美金的名家畫作。若阿桑奇獲釋放,則會全數歸還畫作。
俄羅斯藝術家:若阿桑奇死於監獄 將溶解畢加索等名家畫作
綜合外媒報導,俄羅斯藝術家Andrei Molodkin的這個行為藝術名為「Dead Man's Switch」 (編譯:死人的開關),他將16幅畫作放進重達32噸的安全室中,並內放置一箱高度侵蝕性粉末以及一箱加速化學品,兩者接觸後會引發化學反應,在2小時內溶解安全室中所有畫作。在裝置開關按下後,計時器便會啟動倒數24小時,隨後將2箱化學物品混合。除非藝術家有可靠信息得知阿桑奇仍然在世,並前往更新計時器,這些畫作將永遠消失於人世。
這些畫作包含畢加索、林布蘭、Andy Warhol等名家作品,亦包含Franko B、Jake Chapman以及Andrei Molodkin本人等當代藝術家作品,不少由藝術家本人或是藏家捐出。
Molodkin表示若阿桑奇被釋放,會全數歸還相關作品;他拒絕透露具體作品詳情,但會保留記錄文件並為所有畫作留下照片。
Molodkin認為該行為是概念藝術,不是一種政治行動,希望創作一幅由人的生活、藝術史片段以及破壞性元素組成之時代肖像,表示:「在阿桑奇被囚禁後,我們的表達自由、言論自由以及信息自由都開始愈來愈被抑壓。如藝術和自由掛鉤,沒有自由就難以產生任何文化,否則只是一種政治宣傳。」
該作品名稱中的「Dead Man」意指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他在2010年在網站中公開大量由美國陸軍情報員盜取之外交及軍事機密文件,被美國司法部控告間諜罪,並向英國提出引渡要求。
阿桑奇否認相關罪名,已被還押在英國貝爾馬什監獄(Belmarsh Prison)5年。
英國批准將阿桑奇引渡美國 澳大利亞試圖勸美國放棄 布林肯不答應
澳大利亞於2023年繼續努力試圖說服美國終止對阿桑奇(Julian Assange)的起訴,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這位52歲的澳大利亞人十多年前公布大量美國機密文件,被指控犯下「非常嚴重的刑事行為」。
阿桑奇能否獲得自由被廣泛認為是澳大利亞政府對美國拜登政府影響力的一個考驗。
英國《衛報》報導說,布林肯為美國指控阿桑奇辯護將被看作是對國際社會解救阿桑奇努力的重擊。
出生於澳大利亞的阿桑奇2006年創辦「維基解密」網站,並於2010年公布了數以十萬計的由曼寧盜取的美國政府的外交及軍事機密文件。美國司法部2019年對阿桑奇提出17項間諜罪及1項不當使用電腦的刑事指控,並向英國提出引渡要求。
自阿桑奇2019年4月從位於倫敦的厄瓜多駐英使館被英國政府逮捕後,一直被關押在倫敦南部高安全等級的貝爾馬什監獄內。阿桑奇一旦被引渡到美國並被判有罪,將被處以最高175年的有期徒刑。
2021年1月4日,英國地方法官瓦內薩.巴雷瑟(Vanessa Baraitser)駁回了美國引渡阿桑奇的請求,並表示鑒於對阿桑奇的心理健康和自殺風險的擔憂,這樣做法將是「壓迫性的」。
2021年1月6日,阿桑奇被拒絕保釋,等待美國提出上訴。2021年12月10日,英國最高法院裁定阿桑奇可以被引渡到美國接受指控。2022年3月,英國最高法院拒絕了阿桑奇的上訴許可。2022年6月17日,英國內政大臣普麗蒂∙帕特爾(Priti Patel)批准了引渡。2022年7月1日,阿桑奇宣布對英國的引渡令提出正式上訴。
在英國內政部批准引渡案之後,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莫里斯(Stella Morris)表示,阿桑奇將提出上訴,而且將抗爭到底。
「這是新聞自由和英國民主黑暗的一天,」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說, 「朱利安獲得自由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今天並不意味著抗爭的結束,而是一場新的法律戰的開始。」
阿桑奇2006年創辦「維基解密」網站,並於2010年開始,陸續曝光大量有關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外交電報和美軍機密文件,聲稱美軍涉嫌犯下戰爭罪行。
2017年,「維基解密」網站公佈了9000份據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機密文件,聲稱中情局不僅具備強大的駭客攻擊能力,而且還秘密監聽多國政要的手機通話。
路透社引述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尼斯∙卡拉馬德(Agnes Callamard)的話說。:「讓朱利安∙阿桑奇被引渡到美國,不僅將讓他身處高度風險之中,而且向全球的記者傳遞出令人心寒的信息,」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