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數月的青年失業率數據有了新變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1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消失數月的青年失業率數據有了新變化,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稱發布不包括在校學生的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實際上中國進入大裁員時代,大量視頻顯示公共圖書館成為失業人群的臨時避難所。
中國官方變更青年失業率統計方法
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度經濟數據。數據顯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
去年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2%;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7%,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25—29歲、30—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4.9%、6.1%、3.9%。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9.0小時。
全年農民工總量29753萬人,比上年增加191萬人,增長0.6%。其中,本地農民工12095萬人,下降2.2%;外出農民工17658萬人,增長2.7%。
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分項名稱是「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現在變更為「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即使這樣,變更統計方法後的失業率仍達到14.9%。
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1月17日發布的信息稱,「發布不包括在校學生的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更精準監測進入社會、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人的就業失業情況」。
不過,中國民眾對此表示質疑,人們在網路討論時嘲諷官方「想出了降低失業率的方法所以迫不及待想發布了。」
中國失業率成謎
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表示不再公布青年失業率,最近一次數據是去年6月份,高達21.3%,創下歷史記錄。
據自由亞洲電台上個月報導,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許成鋼指出,中國官方不再公布青年失業率,是因為這會和它的經濟增長數據矛盾。中國官方數據是二成青年失業,國內的經濟學家獨立統計更高達40%,沒有理由在高失業率情況下,經濟是正增長。
許成鋼:「當高失業率發生,不但失業的人沒了消費能力,雖然企業沒有大規模解僱人,但是會先以減薪因應,就業人口擔心失業,也會減少消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什麼現在出現明顯的購買力不足,導致通縮現象。」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此前指出,中國官方統計16-24歲青年群體,除了高校畢業生,還有眾多接受中等教育後就業的人員。例如,在2001年,出生人口1702萬,2023年高校畢業生1158萬人,除去死亡、移民等因素,仍有數百萬人需要就業。特別是官方所謂的2億靈活就業人群,沒有被納入失業統計。
而北京大學的學者張丹丹曾發文指出,去年3月中國青年失業率最大值為46.5%,遠高於官方公布的數字。
中國進入大裁員時代
近期,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大量視頻顯示北京、廣州及深圳等地公共圖書館,成為失業人群的臨時避難所。那裡有免費的空調、熱水和充電器插座,為「假裝上班」的「白領」失業者提供了便利。
眾多曾經在公司內部擔任高管的員工被裁員後,不敢讓家人知道自己被裁員,每天一早還是背著公文包出門,假裝有在工作,但其實去的不是公司,卻躲入圖書館消磨時光。這一現象成了網路熱門話題,有人感嘆中國進入了全面裁員時代。
上海《澎湃新聞》訪問了多名遭到裁員,每天躲在圖書館假裝還在上班的失業者。40歲的莫莉表示,她去年2月被裁員之後,開始頻繁去圖書館,一週待3、4天。莫莉從事的是IT產業,在一所知名的外企工作。她最近幾年換了4、5份工作,歷經了3次裁員,她的月薪從25000元(人民幣,下同)降到6000了,面試完之後還是沒有消息。
36歲的易浩去年7月被裁員,現在每天早上都假裝去圖書館上班,「我以為最多隻會待一兩個月,沒想到待了五個月。」
易浩跟幾位同樣失業來圖書館的人聊天,得出了一個觀察總結,「如果一個人很年輕,座位上有書,應該是學生;如果有人只帶了電腦,可能是失業了。」
據自由亞洲電臺1月16日報導,接受採訪的陝西西安和廣東江門的居民,也證實了當地企事業單位裁員情況比較嚴重。
將再有1179萬高校畢業生 就業市場壓力增
中國2024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預計達1179萬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按照往年的情況,在傳統的中國新年過後,高校畢業生們就開始找工作了,這也意味著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上個月在北京召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時,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畢業生將比2023年多出21萬人。
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比2022年增加82萬人。
《華爾街日報》日前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如果不修復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信心,中國很可能無法恢復國內房地產市場活力。但要改善消費者信心並提振勞動力市場很難,除非北京當局能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否則預計中國經濟的復甦會步履蹣跚、仍舊不盡人意。
根據諮詢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數據,2023年的名義家庭收入增長率僅為6%左右,而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1年的年增長率約為9%。消費者信心和借貸水平仍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趨勢。
其中一個原因是曾經繁榮的房地產業為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不僅是建築工人,還有房地產經紀人、傢俱銷售商、卡車司機、工程師和其它許多崗位。除非北京當局以某種方式大規模救助開發商,否則很難看出中國經濟能如何有效地擺脫這一困境。但這在政治上異常困難,因為過去幾年遏制樓市投機和開發商過度融資的「房住不炒」一直是官方高呼的口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