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地方政府債務太危險 中國央行提應急支持(圖)

 2023-12-04 22: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潘功勝告訴官媒,必要時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支持。
潘功勝告訴官媒,必要時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支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2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告訴官媒,必要時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支持。中國經濟復甦乏力、房地產市場萎縮,政府財政收入也在下滑,並且地方債問題愈發突出。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接連發聲

12月4日,中國官媒新華社網站發文稱,「潘功勝、李雲澤、易會滿接受新華社專訪,傳遞重要信號」。

潘功勝為央行行長,李雲澤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易會滿為證監會主席。

潘功勝稱,「加強與財政、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潘功勝強調,「主動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戰略上,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產市場風險水平......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

潘功勝並表示,在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方面,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風險,必要時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支持。支持地方政府通過並購重組、注入資產等方式,逐步剝離融資平臺政府融資功能,轉型為市場化企業。

三個萬億級財政重磅政策 支持地方政府

今年10月,中國20多個省市已成功發行了1萬多億元(人民幣,下同)特殊再融資債券,用於償還政府債務;中國國務院不久前決定在第四季度增發1萬億元國債。

此次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政府,1萬億元國債還本付息均由中央政府財政承擔,不增加地方政府負擔。隨著增發1萬億元國債,今年財政赤字率也由年初預算的3%提升至3.8%左右,創新歷史新高。

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約3.9萬億元億元,同比下降15.7%。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3.1萬億元億元,同比下降19.8%。地方賣地收入下滑主要受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中國財政部表示,將及時啟動國債增發工作,確保第四季度完成萬億發行任務。

另外,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中國國務院可繼續提前下達2024年新增債務限額,市場普遍預計四季度將有萬億級2024年新增債務限額提前下達給地方政府。

三個萬億級財政政策折射出中國經濟孱弱,央行的貨幣政策無力刺激經濟,需要極財政政策出力。但是,也引起一些人士對財政刺激的擔憂。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表示,今年臨近年底,上述三項萬億級政策也兼顧了明年經濟發展。根據國際機構預測,明年世界經濟仍是下行趨勢,這對中國穩定出口形成壓力,疊加國內需求不足等,經濟增長也面臨較大壓力。而三個萬億級政策也為明年經濟增長創造了較好條件。

萬億國債難解決地方債

市場方面認為,三個萬億級財政舉措中,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最受關注,是中國經濟下行的一場「及時雨」,因為地方政府拿到中央政府的發款,可以追加投資基礎建設,拉動相關行業的成長與就業,帶動國內需求並刺激消費,有助活絡經濟,尤其是這1萬億的國債等於是中央政府在無息的條件下發錢給地方政府使用,對地方政府而言,風險幾近於零,無疑是一項好消息。

美國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邱萬鈞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北京當局長期以來對於發行特別國債其實內心十分抗拒,因為會增加中央財政負擔。在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有兩次規模比較大的發債,一個是2007年為了因應全球金融風暴,發行了1.55萬億元國債,另外一次就是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發行1萬億元特別國債。

他說,這一次是因為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特別高,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都有「熄火」的現象,使得中央不得不採取一些挽救經濟的措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中國整個經濟力道減緩之後,過去靠融資平臺去支援基礎設施的投資收益變得急劇下降,以致負債纍纍,地方巨大的財政壓力已經大到足以影響中國的經濟成長和金融穩定。

不過,從數字上來看,中國在202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1萬億人民幣,所以1萬億事實上不到中國整個GDP的1%,因此,這雖然對中國經濟是一項好消息,但影響可能有限。

邱萬鈞說,這是因為無論是中國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在資金使用效率以及決策透明度方面一直為人詬病,這也造成中國有很多基礎建設,乃至於連帶相關的不動產建設,最後都形成所謂的爛尾樓的情況。所以如果這1萬億的國債跟過去使用的方法一樣,好大喜功而沒有經過審慎的投資評估,那麼對中國經濟長期來講,可能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表示,中國如果發行太多國債,財政赤字太高,可能會被國際信評機構降低信用評級,造成國債賣不出去,甚至資金外流,反而可能引爆中國的金融風暴。

他表示,中國的地方債本身雖不致造成金融危機,但已經抵銷了整個中國經濟的向前運行的動能,所以這一次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準備要用1萬億國債來徹底地一次性解決地方債務的問題」。

債臺高筑的地方政府

此外,債臺高筑的地方政府還傳出被限制開辦新項目。據路透社10月25日報導,中國國務院已對12個債務狀況嚴重的省區市實施新項目控制措施。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被點名的債務重災區包括遼寧、吉林、貴州和雲南等在內的七個省和三個自治區,以及天津和重慶兩座直轄市,這12個地方政府未來除了中央批准的項目外,不得成立新項目,如火車站、電廠等。

報導稱,中國國務院未對外公開其控制地方政府舉債的措施,此舉反映中國政府正積極化解各地債務風險,但也同時向大型基礎建設投注資金,以刺激低迷的經濟。

位於臺北的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表示,財政問題是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地方債務為主,他說,這困境的解決之道比擴大內需或進出口等難題都更棘手。

譚耀南表示,據中國官方統計,2022年的地方債務總額高達92萬億元,佔當年度GDP的76%。若加總中央和地方所有公部門的債務,幾近中國GDP量體的3倍,中國債務問題的嚴重性不可小覷。中長期還是得靠整體經濟的復甦,但現在中國內有房地產危機積重難返,人口紅利也隨著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而不再具優勢,對外又有地緣經濟環境帶來的各種挑戰,想要回到過去的高經濟增速十分困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