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建築雖然沒有水泥,也可以蓋出堅固的城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代的建築雖然沒有水泥,但是運用了幾樣東西熬煉,也可以將磚塊緊密黏合,蓋出堅固的城牆。四川的西北部,有一座知名的高原古城,它的建築材料中,有一樣竟然是可以吃的糯米,這座城牆如同金城湯池,經歷數百年仍屹立不搖。
古城蓋在一座山上,海拔2849.5米,城牆總長6.2千米,高12.5米,厚12余米,每塊磚重達30公斤。不論是城牆的長度、高度、厚度,或是建築上的浮雕藝術,都是國內屬一屬二的。
這座古城是松潘古城,始建於明朝,位於四川的西北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松潘古城有門七道:東曰「覲陽」、南叫「延熏」、西號「威遠」、北作「鎮羌」,西南山麓者稱「小西門」,外城兩門,東西向稱「臨江」、南北向稱「阜清」。門基大石上鏤有各種雕圖案,別具匠心。古城猶如銅牆鐵壁般,建材使用了厚重的青磚,同時用糯米、石灰加桐油熬成的灰漿來粘合磚縫。想不到充滿智慧的古人,竟然將能吃的糯米來當建築材料,還蓋得如此堅固。
糯米是堅固建築的重要材料
糯米早在先秦時期便已是中國南方的重要糧食,北方稱為「江米」。糯米被運用到建築的時間,約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中國南北朝,即公元500多年之時,古代中國的建築工人將糯米及砂漿混合成「糯米砂漿」,用來粘合磚牆,作用類似於今天的水泥混凝土。
糯米砂漿比純石灰砂漿強度更大,更具耐水性,是中國古代建築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建築工人利用糯米砂漿修建寶塔、城牆及房屋等,有些古建築物非常堅固,甚至連推土機都難以推倒,哪怕經歷大地震還能屹立不搖。
糯米砂漿為何能蓋出堅固的建築?
過去科學家研究發現,糯米砂漿是一種特殊的有機與無機合成材料。無機成分是碳酸鈣,有機成分則是支鏈澱粉。支鏈澱粉來自於添加至砂漿中的糯米湯。砂漿中的支鏈澱粉有抑制劑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鈣晶體的增長,另一方面生成緊密的微觀結構,而後者應該是讓這種有機與無機砂漿強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能吃的糯米為什麼不會腐敗?
古代建築工人將糯米煮爛後,把漿汁倒入三合土和勻,製成灰漿。有機的澱粉與無機的石灰相互混合,形成了密實的微結構,兼具強度和韌性。此外,石灰的防腐作用也能抑制澱粉腐敗,使灰漿保持耐久,這就是為什麼糯米能夠變成古人蓋出堅固城牆的「秘密原料」。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