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出行不帶書 帶上一個書法家就夠了(圖)
虞世南:唐太宗讚為「行秘書」


虞世南為初唐著名書法家,唐太宗讚為「行秘書」。圖為唐閻立本十八學士虞世南(左)畫像。(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餘姚人。著名書法家,和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為「初唐四大家」。

唐太宗讚為「行秘書」

虞世南家學淵源,性情沉靜,為人正直。初仕陳、隋二代,歸唐後深受唐太宗賞識,授秘書監,封永興縣公。唐太宗曾讚美虞世南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獲稱「五絕」。

虞世南學富五車,又精通詩詞書畫,時人有「書櫥」美稱,簡直就是個活字典。有一回,唐太宗出行,左右官員詢問要帶哪些書籍隨行。唐太宗回答說:「不必了。虞世南在此,還要帶甚麼書呢?他就是個行秘書。」唐代「秘書省」管理皇家圖書館,「行秘書」用現在的話說,類似於「行走的圖書館」,意思是說虞世南滿腹經綸,帶著他就相當於帶上自己的秘書省了。唐太宗以「行秘書」親自命名,後世則用以讚賞博聞強記之人。

虞世南的「戈」最高明

初唐時期,由於唐太宗大力倡導書法,楷書大行於世。也因太宗酷愛王羲之的書法,「從王」風尚盛行。當時還開設以書法取仕的書科,「以書取仕」即是可以直接通過寫字來獲取功名。

虞世南書法師法智永,承襲二王書法。善楷、行、草書,書風平實內斂、結構疏朗、剛柔兼備,和歐陽詢並稱「歐虞」,影響唐代書風甚鉅。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想要寫好「戈」這個筆畫必需力道十足,很不容易。

有一次,唐太宗寫書法時,打算寫一個「戩」字,但是只寫了左邊一半就停筆了。左右不明所以,唐太宗說:「『戈』這個筆畫最難寫,我怎麼也寫不好,讓虞世南來寫吧!」虞世南將「戈」補上後,唐太宗將這幅得意之作拿給魏徵欣賞,魏徵看了以後說:「依我看聖上這幅字,就屬『戈』寫得最為高明。」唐太宗一聽,大為歎服。

傳世名作《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傳世書法以69歲時的作品《孔子廟堂碑》最為著名。《孔子廟堂碑》是唐太宗尊孔子為先聖,大興儒學的歷史記錄,展現出唐代楷書的時代風貌。

《孔子廟堂碑》筆畫圓潤、疏朗寬綽、自然灑脫,體現「君子書風」。將魏晉蕭散逸氣,與唐代的平正法度互相融合,後世評價極高。可惜原碑壞失於唐,至宋代,唐拓本已千金難買。後世出土二塊翻刻石,俗稱《西廟堂碑》和《東廟堂碑》。

古代書法家以寫字來修身養性,讀書、做人才是首要之事。虞世南書論《筆髓論》是關於書法見解的經驗之談。特別著重「心氣正和」,有「心為君」、「手為輔」之說,強調創作的主體在於「心」。

虞世南的書法筆鋒非常正,一氣呵成。如果先學一段時間中鋒用筆的篆書,再去學虞世南的字,較容易入手。而每一位書法家作品所展現的境界,都和性格、修養、學識有很大的關聯,想要與之並駕齊驅,除了勤奮書寫以外,還必須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和人文素養。

本文留言

作者靜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