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四節氣」的「立冬」說到「日光節約」(圖)


節氣(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今年的「立冬」是在11月8日,雖然受著「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影響,香港接近「立冬」的時候,天氣還是早晚稍清涼,正午在日光下仍然稍炎熱,在陰處則感覺到秋意,氣溫在早晚大概圍繞在攝氏23度(23°C)(即華氏73.4度)(73.4°F),至正午大概在攝氏29度(29°C)(即華氏84.2度)(84.2°F)或以下。算是一個適合戶外活動的好時節。整體來說,天氣漸漸轉趨清涼,也算是應了「立冬」這個節氣,因為香港地處亞熱帶地區(sub-tropical area)。當然,比較起我兒時來,大概半個世紀前,「立冬」的溫度已經降至只得攝氏十餘度。這樣子看來,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還是有它的準確性,對於西方社會來說,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真佩服中國古人的智慧!

一、二十四節氣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中共政府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中國的四大發明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原理

中國的華夏祖先觀察太陽的位置,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又稱黃道,即是太陽運行的軌道,當時人認為太陽是圍繞地球轉動的,太陽運動的軌跡重複的時候就是一年,再將一年分為廿四個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計算和實踐出來的一套曆法,至今已廣泛運用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裏。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的人們用「土圭」去測「日影」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變化,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按照每個等份的特性起名,由此得出「二十四節氣」。

用現代天文學去演繹:夏至大概是太陽直射北迴歸線上,所以是北半球最炎熱、日間時間最長、晚間時間最短的一日;冬至大概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上,是北半球最寒冷、日間時間最短、晚間時間最長的一日;春分和秋分大概是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的中間,所以一日的日夜時間長短都一樣。

四季

天文學以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為四個主要季節的座標。根據這些指標,氣象學畫分每年的二、三、四月是春季,五、六、七月是夏季,八、九、十月是秋季,十一、十二、一月是冬季。

土圭

中國古代華夏祖先利用「土圭」來測地上的日影的方向和長度。「土圭」是古時一個簡單的天文儀器,製造方法十分簡單,是在地上插一支竹竿,然後在地上畫下一些刻度作為量度的記號,當陽光照射竹竿,在地上會留下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從中記錄和計算時間和氣候的變化。記得我以前在中學科學堂也做過類似的實驗。

二、二十四節氣之發展

華夏

古代華夏的祖先他們發現:每年有一日的日影最長,定為「日長至」,即是後來所稱的「冬至」;每年有一日的日影最短,定為「日短至」,即是後來所稱的「夏至」;在「冬至」和「夏至」之間各有一日的日夜時間長短一樣,即是後來所稱的「春分」和「秋分」。

到了商朝,他們就將前人發現的四個日子,配合天氣的變化,編定了四個節氣,即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於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基本上形成。

到了周朝,當時的人將天氣與大自然的現象配合起來,形成八個節氣。

秦漢

到秦漢年間,當時的人又將天氣與大自然的現象和農耕、人民生活方式配合起來,形成二十四節氣。

公元前104年,由西漢鄧平等人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為曆法的一部分,確立了「二十四節氣」在氣象、天文的地位。

前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準確地確定了「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間,「二十四節氣」的命名都是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農耕的規劃和大自然的生態對氣候的反應,以便人民在生活上和農夫在耕耘上作出適當的反應。

四季與二十四節氣

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個月,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約15天。春季在2月、3月和4月,共有6個節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穀雨;夏季在5月、6月和7月,共有6個節氣,包括:立夏、小滿、芒(粵音「忙」)種、夏至、小暑和大暑;秋季在8月、9月和10月,也是共有6個節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在11、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亦都是有6個節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一年就共有24個節氣。

三、日光節約時間

原理

由於夏天是日長夜短,而冬天則是日短夜長,為了節省能源同時充分利用日光來照明,於是有些國家在接近春分的時候將時間撥早一個小時,在立冬的時候將時間撥遲一個小時。這種以日照的早晚來調節時間的系統,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稱為「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或者稱為「daylight savings time」,簡稱DST),又稱為「日光時間」(「daylight time」);英國、歐盟等國家稱為「夏令時間」「summer time」。

歐、美、澳、加

2023年3月12日,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歐盟等國家會實施「夏令時間」,就是提前時鐘一個小時,即是在3月12日實施「夏令時間」之前一晚臨睡覺之前將時鐘撥快一個小時,亦即是說3月12日少了一個小時,因此夜晚入黑得較晚一個小時。亦可以說3月11日是「日光節約時間」的開始(「Daylight Saving Time Begins」)。

在「二十四節氣」的「立冬」附近,今年在2023年11月5日,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歐盟等國家會實施「冬令時間」,就是延遲時鐘一個小時,即是在11月5日實施「冬令時間」之前一晚臨睡覺之前將時鐘撥慢一個小時,亦即是說11月4日少了一個小時,因此夜晚入黑得比較「夏令時間」早一個小時。亦即是返回「標準時間」。亦可以說11月5日「立冬」是「日光節約時間」的結束(「Daylight Saving Time Ends」)。

亞洲

近赤道、熱帶地區、亞熱帶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通常不會採用「日光節約時間」,就例如香港,在1946年至1976年、1979年跟英國採用過「日光節約時間」,因為香港1997年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有一段頗為長的時間跟英國採用了「日光節約時間」,香港人稱為「夏令時間」。1980年至1997年,以至到今日都沒有採用「日光節約時間」,主要原因都是:由於香港的地理位置的緯度不高,冬季和夏季兩季的日照時間跟長年實施「夏令時間」的歐洲、美加和澳洲等地區相比,日照的時間差距並不明顯,能源節約效益不太,但是執行「夏令時間」需要每年調校時鐘兩次,容易造成混亂,又與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南韓、東南亞國家等鄰近地區不同,造成更多的混亂,故此,香港自1980年以來就不再實施「日光節約時間」。

四、生命智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

《硃砂擔》戲曲第二折有這麼幾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粵音「/hou1/」、「hold」)草。」白話意解這段對白就是說:「做了好事會得到好的報應,做了壞事就得到壞的報應。若果天氣沒有嚴寒的冬天、沒有降霜下雪,松柏就等於野草一樣,就沒有分別了。」內裏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善惡沒有報應,天又怎能將做好事或做壞事的人分開呢?若果沒有報應,人積善就不如做惡了。這些說話都是告誡人「善惡有報」是天理。做人就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與人為善、難忍能忍和做一個真誠的人。

其次就是:「湛湛青天不可欺,舉頭三尺有神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湛湛青天不可欺,舉頭三尺有神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出自清代錢彩所著的《說岳全傳》,《說岳全傳》講述: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率領宋軍對抗金人南下入侵的英勇事跡。這個諺語的意思是說:無論做了好事或壞事,不要以為可以隱瞞上天,神明會一一監管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早來或者遲來。奉勸世人多行善積德!

五、小結

祝願各位能夠「反本歸真、歸善和忍」!

本文留言

作者劉超祺博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