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0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以下是路透社蒐集的對中國前總理李克強於星期五去世的反應:
亞當·尼(Adam Ni),(獨立中國政治分析師,作者):
「李是一位無能為力地看著中國在改革開放道路上發生了明顯轉變的總理。」
芝加哥大學政治教授達利·楊(Dali Yang):
「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李總理的政策制定和實施範圍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習主席在政治和政策制定方面表現得毫不掩飾地佔主導地位,將李總理降為次要角色。」
「習近平明顯地凌駕於李總理之上,使他的主動權比過去的總理更少。」
智利獨立中國政治分析師陳·道耶(Chen Daoyin):
「李是一個有想法但沒有解決方案的人。作為總理他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這部分是他自己的工作,不能全部歸咎於習。」
「十年前他第一次執政時,他有很多想法,例如鼓勵企業家精神,但是沒有關於如何實施它們的好計畫。當這些想法未能實現時,他的權力逐漸從他身上奪走了,他是四十年來最無能為力的總理。」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政治學家Wen-Ti Sung:
「李總理突然的去世確實令人意外,因為他只有68歲。中國高層領導人通常壽命較長-李的前面還有兩位在世的前任總理,朱鎔基總理(95歲)和溫家寶總理(81歲),都比他活得更久。」
「李可能會被記住為自由市場和弱勢群體的倡導者。但最重要的是,他將因為本可能實現的事情而被人們銘記。」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
「習近平可能會尊重黨的傳統,領導對李的公開哀悼,因為他沒有理由惹惱李在黨內的同事和支持者,他們的政治影響力在他去世後進一步削弱了。」
「習可能會允許一些公開為李舉行哀悼,但對試圖利用李的去世來反對他的領導權的嘗試可能會零容忍。」
理查德.麥克格雷戈,洛伊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悉尼:
「改革的時代很久以前就結束了。我認為與胡耀邦(一位政治改革者,他的去世引發了大規模哀悼和天安門廣場抗議)沒有任何相關性,李的葬禮也沒有重大象征意義。」
尹孫,斯廷森中心主任,華盛頓:
「李被視為改革派的代表。但在他擔任總理的10年裡,中國看到了許多政策的倒退。」
鐘嘉熒,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科學家:
「鑒於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我不排除大規模哀悼引發抗議的可能性...」
「關於李的死因存在這麼多的猜測事實表明存在不確定性和不信任,這反映了對黨的最高領導層不透明和武斷的擔憂,正如最近突然和不明原因撤換領導人一樣。」
凱文.拉德,前澳大利亞總理:
「李對澳大利亞懷有友好情感。他還與世界銀行密切合作,於十多年前制定了中國在2013年公布的經濟藍圖。我們為李總理離世得太早感到悲痛。」
馬爾科姆.特恩布爾,前澳大利亞總理:
「我發現李總理總是一個有魅力和富有建設性的談判對手,他不受官方的說辭約束,坦率而深思熟慮地參與當天的重大問題。」
莊本広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
「前總理李克強在中日關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在2018年5月舉行的日中韓三方峰會期間對我國進行的官方訪問。我們對前總理李克強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為他的靈魂永遠安息祈禱,並向他的家屬表示深切的悲傷和哀悼。」
韓國政府聲明:
「我們高度重視前總理李克強作為韓國的親密朋友在發展韓中關係方面所做的貢獻。我們為他的靈魂永遠安息祈禱,並對喪屬表示深切的悲傷和哀悼。」
尼古拉斯.伯恩斯,美國駐華大使:
「我向前總理李克強的家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示慰問,對他的離世表示哀悼。」
歐洲聯盟中國商會聲明:
「歐洲商會對前總理李克強的離世深感悲痛,他是外國商業社區的重要對話夥伴。他是一位務實、具有前瞻性的人,非常重視中國經濟的改革和開放。在與他見面的時候,他總是密切關注在中國經營的歐洲企業。」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