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圖)


歷史上由於奸佞把持朝政,使得老百姓受害的例子不計其數。圖為秦檜夫婦跪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我們很常聽見的一句名言,它出自於《春秋左傳‧卷一》,強調一個人壞事幹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

一個人如果心術不正,走邪門歪道,即使他在某一個時期曾春風得意,但最終將身敗名裂。從古至今,無論是歷史上權傾朝野的王公大臣,或是當今世上的達官顯貴,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共叔段多行不義自取滅亡

此語出自《春秋左傳》中〈鄭伯克段於鄢〉的這段故事。

春秋時期,鄭國的國君鄭武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出生時難產,使母親姜氏受了不少罪。因此,姜氏不喜歡大兒子,而喜歡小兒子共叔段。她屢次向武公請求,立小兒子為太子,但鄭武公沒有答應。

鄭武公立大兒子為國君,號為莊公。姜氏一心想除掉莊公,就要求莊公把軍事要地讓給共叔段,莊公不允。姜氏又要求將京地給共叔段,莊公沒有理由拒絕,只好答應了。共叔段得到京地後,就把那裡作為自己積蓄力量的根據地,大興土木。

鄭國的大夫祭仲見了這種情況,很憂慮,擔心莊公日後會控制不住共叔段,但莊公並不擔心,反而胸有成竹的說:「他做這麼多不義的事,必然會自取滅亡(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瞧吧!」

不久之後,共叔段開始製造兵器,招攬人馬,準備進攻鄭國的都城。姜氏也秘密與他接應,準備為他打開城門,讓他順利攻進城。

共叔段與姜氏的陰謀,莊公都看在眼裡。他得知共叔段攻打國都的日子後,立即派二百乘戰車包圍京城,由於京城裡的土兵投降了莊公,共叔段慘敗,最後只好逃到國外去了。

人在做,天在看,地在記

同樣的,在歷史上由於奸佞把持朝政,使得老百姓受害的例子不計其數,如:趙高、楊國忠、秦檜、魏忠賢等人,為了一己私利,置國家與人民的利益於不顧,在朝堂上做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勾當,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最終都落了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

一個政府如果壞事做絕,亦會走向衰亡,如中共執政以來,歷經文革、大饑荒、鎮反、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造成無數人死於非命,再到六四天安門事件、迫害法輪功以及正教信仰人士等等。這些所作所爲,看似因其政權強大而恣意妄為,但無異於在給自己掘墓,因為「人在做,天在看,地在記」、「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亙古不變的天理。

本文留言

作者官筱彤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