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十餘年來首次視察央行 金融出大事了?(圖)
習近平十餘年來首次視察央行。(圖片來源:Ed Jones-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0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24日視察中國央行,這是他首次到訪。中國經濟復甦陷入困境、房地產危機蔓延到金融系統,這都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習近平視察中國央行引發高度關注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及其他政府官員,在港臺時間10月24日下午到位於北京的中國央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視察。
這是習近平自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到訪中國央行,根據公開記錄,習近平此前從未到訪中國央行,過去此類視察通常由總理或副總理帶隊。
此次視察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突顯出北京當局更加聚焦於支持經濟和金融市場。彭博社認為,這可能有助於緩解一些投資者的擔憂,即在高級官員遭到清洗、與美國關係動盪之際,外界感到習近平一直忽視經濟困境。
雖然此次訪問的細節還不清楚,但投資者密切關注習近平的動向,以尋找潛在的政策信號。知情人士補充說,何立峰還訪問了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
此外,一位知情人士說,習近平此次訪問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更好地瞭解中國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情況。
另外,中國高級官員、監管機構和頂級銀行家將於下週初召開閉門金融政策會議,為規模達61萬億美元的金融行業制定中期優先事項,並防範風險。
北京當局今年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應對國內市場的低迷、外國資金的外流,以及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日益惡化的困境。
儘管經濟已經顯示出一些改善的跡象,但由於投資者信心重挫,市場繼續受到影響。習近平的最新訪問可能促使官員們進一步動用他們的政策工具箱,以支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維護金融穩定。到目前為止,政策制定者一直沒有採取大規模刺激措施,也沒有對市場進行更有力的直接干預。
規模達1.4萬億美元的財富基金中投公司(CIC)旗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中央匯金)10月23日公告,稱買入了一些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並誓言將繼續增持,這是提振不斷下跌的中國股市的最新舉措。本月早些時候,中央匯金買入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股票。
時政和財經觀察人士正在期待即將到來的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等事件,以及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可能在下個月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會面,以尋求中美關係緩和的解決途徑。
中國國務院金融報告凸顯金融風險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10月21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析對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金融工作主要問題,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考量。
潘功勝從貨幣政策執行情況、金融業運行和監管工作、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隱患等六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潘功勝表示,央行將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力度,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降低企業和個人融資成本。
潘功勝表示,將努力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他還承諾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實施宏觀政策調整,加強金融監管,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推動經濟持續復甦。
潘功勝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防範跨境資金流動異常波動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穩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建立境外投資風險預警和控制體系,維護國家外匯資產安全。
他表示,引導金融機構幫助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
潘功勝在報告中還表示,中國將化解大型房地產企業債券違約風險,防止股票、債券和外匯市場風險傳染,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
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釋放出特別的信號。
相比於去年報告中「進一步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的表述,今年報告提出,「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處置機制,平穩有序推動重點金融風險處置。」
這或意味著金融風險已經不能防範化解,中國官方的主要目標是如何處置已經爆發的金融風險。
英國路透社認為,該報告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中國央行行長在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後,首次對政策發表分析言論。概述了當局的近期優先事項,並已提交給中國經濟決策層。
習近平此前憂心忡忡示警
在9月28日舉行的國宴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情凝重、神色略顯疲憊,講話也令人感到其憂心忡忡,習近平強調「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透示著一股不尋常的信息。
政治觀察人士注意到,作為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通常逢五逢十才講話,他在過去十年內總共兩次演講,其餘都是前總理李克強講話,這次現任總理李強未講話,不知有無深意。並且從官媒披露的畫面來看,有些跡象大概多少披露出習近平為何表情凝重,有些該出席的人消失了,比如他在中共二十大以後提拔的兩位親信,前外交部長秦剛,國防部長李尚福都缺席。李尚福的前任國防部長,首任火箭軍司令魏鳳和也缺席。
分析認為,一些專家認為習近平的講話是在「示警」,顯示他遭逢「內憂外患」的風險挑戰,四顧茫然。國際上與美對峙經年,陷入困境;國內經濟復甦乏力,青年失業率高居不下,房地產價格狂跌,百姓財富嚴重縮水;恆大許家印被抓,亦是最新的「不祥之兆」之一;而一批黨政軍高官接連失蹤,顯示習近平政權內部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平穩」,習近平的權力並非想像的那麼「強大」。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指出,資金不斷逃出中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外資出逃,中國國內的資金也源源不斷的流向海外。回顧官方數據,可以發現在2014-2016年、2020年-2022年,這兩個時段都出現資金大規模外逃,每次都超過2萬億美元。以至於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不斷發聲,要求各部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翻查中共黨媒報導習近平歷年「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可以發現,習近平從要求「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慢慢的轉變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習近平去年10月在作中共二十大報告時表示,要準備經受重大考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任重道認為,資金快速及大規模外逃,早已經威脅到了金融系統的安全,以至於習近平的言語和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