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出現在雲南麗江古城的反日標語:「日本人禁止入內,違者後果自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1978年時,日本正開始步入經濟最蓬勃的階段。當年的日本,可以說是當代世界的其中一個經濟奇蹟,成為了全球仰望的經濟天堂。而1978年時的中國,剛剛從文革的廢墟中脫身,四人幫被打倒了,國民經濟也陷於破產邊緣。
中日兩國都是在二次大戰之後從頹垣敗瓦中重建,為什麼33年之後,分別就如天堂與地獄?
原因似乎是因為日本在二次大戰敗下來之後,修改了憲法,正式成為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再加上在明治維新之後已經發展起來的文化及現代文明基礎,很快就能擺脫戰敗的陰影。加上人民的勤勞、奮發、及團結,50年代中之後又得益於韓戰,令大量美國的先進工業基礎因為戰時工業支援的需要而轉移到日本。1964年日本東京成為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只是距離戰敗不足20年,當時日本已經展現了十分樂觀的經濟發展前景了。
而中國呢?名義上是二次大戰的戰勝國,成功擊退日本的侵略。但外敵才剛退場,國共雙方便陷於內戰。這內戰早在日本侵華之前已有端倪,日本侵華期間,中共因為第二次國共合作聯手抗日而取得喘息及發展的機會。事實證明,中共是二次大戰及日本侵華事件的最大得益者。中共當年的策略是所謂「七二一方針」,即「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讓國民黨在抗日中盡量消耗其實力,自己則在儲備力量,除圖後計。這可以說相當成功,二次大戰之後只消四年,蔣介石的國民黨便只能敗走台灣。
中共取得政權之後,直至東京以新的日本國家形象舉辦奧運會的1964年那階段,中共推翻了所有在建政之前向人民作出過的承諾,自己成為了之前其不斷批評的那一種政權。十幾年之間,政治運動一波又一波,鬥地主、反右、三面紅旗,鬥倒了不少人;還要犧牲自己的青壯力量,以抗美援朝之名去為一個侵略南韓的金日成政權撐腰,不惜自絕於全世界。
當日本以新興工業國的形象強勢回歸世界大家庭的1964年時,中共建政15年間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已經是日本侵華那七年的兩倍多,其中估計有超過4000萬是在和平歲月死於飢餓的國民。到1978年,中國才走出文革,宣布要推行改革開放。當時的日本已經是世界新興工業強國了,也是全球其中一個富裕的經濟體了。
到今天,仍然硬要說日本侵華為中國帶來了嚴重的苦難及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甚至把這個藉口再推前多一百多年,歸咎於滿清時期的列強侵凌,包括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北京;甚至還可以把北洋政權都算上去,這只能證明歷史久遠的好處是可以為當前政權的腐敗無能提供無限量的藉口。
到日本經濟泡沫爆破,中共不是開展了其自說自話的「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的高速經濟高增長及持續達30年的經濟景氣嗎?但實際效果還不是國強民弱、官富民窮、國暴民愚?所謂首先富起來的,只是部份大城市的既得利益階層,還有得益於體制性貪污腐敗的貪官,還有那些官僚裙帶利益相關者。
日本1990年泡沫爆破的時候,國民人均生產值是接近40,000美元,經過了30多年,當下大概是39,000美元,已經差不多追回。這過程當然是痛苦的,但雖然艱辛,雖然低迷,就算追回也像是失去了30年,但日本人民的基本生活仍然有保障,人權自由沒有受到侵害,個人仍然保有的儲蓄沒有拿不回。
中國呢?憑藉後發優勢,高速增長了30多年,到今天人均生產總值還未到13,000美元。口頭說的「已經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除了讓中共的領導層及官僚隨時可以口舌便給一番,嘲笑「證明日本已經沒落」,自誇一番「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已經超越日本」之外,對大部份國民來說究竟有什麼意義?還不是只得日本平均國民產值的三分之一!而且還不要忘記,日本除了人均產值仍然是亞洲前列之外,也是亞洲地區收入分配差異最細的國家。中國呢,除了國民
人均產值只是日本的三分之一之外,仍是亞太地區收入差異及地域分配差異最大的國家之一。
如果1945年時中國及日本同樣從戰爭的廢墟中站起來,到1978年那33年之間的發展差異真是天堂與地獄的分別,那是不是真的要認真反省:究竟是誰造就了那個天堂?誰造成那樣的地獄?這除了是歷史,當然不應否認文化的因素、主宰那段歷史的政治因素、還有承托那兩段不同歷史的制度因素。
可以肯定的說,人類歷史能夠證明的是:只有獨裁專制,極之扭曲及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才會產生中國由1949年到1978年間的那段自陷地獄的歷史。在文明民主的社會制度下,這樣的歷史從未曾在其他國家出現過。如果再看1978年到2023年之間這45年,日本經過了30年的經濟低迷,中國經歷了超過3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但分別仍然是這麼大,還有什麼理據不承認「這與中日兩國不同的制度及不同的文化根底」使然?若再推前多一步,說中日兩國文化同源,那就更可以把文化差異這因素撇除,剩下來的就是制度因素了。顯然,獨裁專制的制度不但會不斷製造災難,就算能夠一時間產生經濟奇蹟,那奇蹟也只會十分有限,也十分脆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