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9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Adeline、李淨瑤採訪報導)港府14日開展「香港夜繽紛」活動,由九月中開始聯同不同機構在港九新界舉辦一系列具香港特色和吸引力的夜間活動,涵蓋娛樂、藝術、文化、消費等不同主題,但坊間反應並不熱烈。在台港人「赴湯」湯偉雄接受《看中國》訪問表示,政府是在浪費錢,夜市文化很難取得成功。
湯偉雄認爲,夜繽紛活動不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大家的生活習慣已經改變,疫情那幾年大家都習慣宅在家裏,處理日常公務、飲食及生活。其次是大家都不相信政府,2015年政府推出快餐車項目,希望可以振興經濟和旅游業。2019年疫情開始爆發,接著到了2020年政府才決定停止快餐車項目。
「那些快餐車業者撐了三年,政府在振興夜市之前,不是更應該先幫助和振興他們嗎?」湯偉雄指出,政府在解封後,第一時間卻停了快餐車項目,然後說要振興夜市和旅游,「整件事就是本末倒置,原本有必須要做的事,卻不去做。然後說要開一個新項目,時間又漫長,投資又龐大,很不合理。」湯認爲,政府不應該如此處理事情,他會得不到市民的信心。
湯說:「香港在70年代的地攤文化非常發達,很多人會出來兼職,我也曾跟爸爸出來擺地攤。當時的經濟不好,很多貧民都會到夜市買東西,所以才會出現夜攤文化。」
他表示,到了80年代初,政府因爲衛生問題和占據地方等問題而開始要規管這些夜攤。於是開始增設流動小販牌照,要市民申請在一個特定地方擺賣。一直到90年代初,政府對這些小販都沒有趕盡殺絕。之後政府開始趕盡殺絕,尤其到了2000年,那時政府大規模整頓市容。
「當時,旺角的夜生活很旺,帶動了那裏的夜攤,包括香港唯一的夜市廟街。由於政府的掃蕩,廟街也不再有人擺賣了。」
湯偉雄表示,當時地攤文化帶動了下層人士,讓他們有機會掙錢,擺脫貧困。政府對地攤趕盡殺絕後,這些人沒得「上流」,造成社會斷層。2016年發生魚蛋革命,港人都希望政府保留傳統的地攤文化,因爲它可以幫助市民賺錢養家。
2000年沙士過後,大陸人到香港自由行並不是想要享受香港的風土人情,他們大多數想買奶粉和黃金。所以,當時的旺角就只有藥房和金鋪。自那時開始,廟街便開始沒落,也開始沒有了夜市。
「到了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市民就更習慣呆在家裏。政府想要搞夜市應該在以前就搞,在當時的廟街搞,可以振興經濟,因爲夜市非常貼地。現在民衆已不想出街,想要振興夜市已不可能。」湯偉雄說。
他表示,現在香港的夜晚已非常冷清,政府摧毀了這裏的人情與文化。「就算搞得金碧輝煌,但沒有了核心價值和原本的風味,怎麽做都做不起來。吸引不了人潮,想長遠做是不行的。即使吸引到市民出來逛,但港官的『離地』處事方式,根本很難做到以前最親民、最有味道和最有香港文化的廟街。所以政府只是在倒錢進大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