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途中難免會有波折和挫折,有時我們會奢望完美的生活,但現實往往並不如意。或許我們不應該追求完美,而是珍惜眼前的幸福,正如杭州靈隱寺的一副對聯所說「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一、人生不完美才是常態
有一個島上的居民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可其中有一個中年人,卻總是感到不滿足,他覺得生活中還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比如住所不夠大、工作不夠有意義、朋友圈子不夠廣闊,於是中年人一直尋求完美,直到他終於離開了羅德島,去尋找一個更加完美的地方。
中年人很快發現,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沒有辦法找到完美的地方,那些住在更大、更美、更富裕的城市和社區中人們依然有煩惱和不滿,那些擁有一切的人也依然會感到空虛和不安,這下他終於明白,完美並不存在於任何地方,追求完美並沒有意義。
誰不想人月兩圓,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萬事不如意才是人生的常態。《次第花開》有這樣一段話「求不得的是常態,不圓滿才是生活。」人們總在羨慕圍城外的美好,但其實牆外何嘗不是另外一座圍城。
只有我們願意面對接納才能變的通達,苦惱和晦暗才會淡然。生活從來不欠我們一個完美如願,而是我們欠生活一個知足珍惜。
二、智者求缺 愚者求全
古語云「自古人生最忌滿」人人都在求全,但真正的智者卻在求缺。從前有個陶藝家,他創作了很多漂亮的陶器,但總覺得缺少了一些什麼,他在心裏思考著,試圖尋找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
有一天他創作了一個碗,但因為窯爐的溫度不夠高,這個碗的一側變的扭曲變形,陶藝家看到這個缺陷感到非常失望,但他並沒有放棄,在碗的另一側陶藝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光線從變形的一側射入碗內,反射到另一側的內壁上,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這個缺陷竟然成為了這個碗的亮點。陶藝家對這個碗的獨特之處非常滿意。因為這個缺陷不僅沒有降低碗的價值,反而使它更加珍貴。
沒有經歷過長夜裡痛苦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體驗過生活的無望,嘗盡過黑夜的酸澀,不能品出平淡的難能可貴。有了相對的缺憾,才有了圓滿。
如果上天造人,所造的都是100%的聖人造物,所造的都是成色十足的完美之物,這本身就是一種缺陷,所以曾國藩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闕齋」寓意大成若缺。《易經》中的損、益卦也是這個意思。
生命總是在求全,最後就會永不滿足,越是求全越不得全,於是就糾結、痛苦,看不到我們擁有什麼,看到的都是我們沒有什麼。
「愚者求全,智者求缺」求缺不是故意求不足,而是看到了不足能接納,隨緣自在,心安即是圓滿。
三、適可而止 人生圓滿
人這一生面對大千世界有三種心態:知足、不知足、知不足。知不足的人,才能知足,知足,才會常樂。人生有尺,慾望有度。知足而常樂,知不足而常新。
有一天,一位富有的商人來到一個小村莊,看到村子裡的人們過著簡樸的生活,心生憐憫,於是決定送給每個人一隻雞。當商人把雞送完後,發現有一個老人沒有來領雞,商人問老人「為什麼不來領雞?」老人回答說「我不需要,我已經有了一隻雞可以拿它下蛋,每天早上都能吃上一隻新鮮的雞蛋。」商人聽了驚嘆於老人的知足,他意識到自己在財富和物質上的過度追求,讓他忘記了知足常樂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永遠在追求錯誤的東西,絕對的財富,會導致絕對的慾望。做人不是要求最好,而是要避免最壞;不是要戰勝別人,而是要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貪婪和慾望。
人生一定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慾望,這一輩子最難承受的不是忍耐,而是有度,懂得適可而止,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經云「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總有一天,你內心是富足的,你才能快樂。人的貪慾想法總是無休無止,總以為我有了什麼才會快樂,於是追求有錢、追求家庭優越、追求子女優秀,最後才發現永遠不會快樂,因為找錯了地方。
心是美好的,無論外界是風雨還是雷電,你都能淡然地往前走,無論每一個當下,都可以快樂安然。
責任編輯: 牛蘭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