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中國古代的色彩美學(圖)


在古代,顏色的不同象徵著地位不同,如黃色只能由皇親國戚使用。圖為清太宗文皇帝朝服全身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色彩使世界繽紛燦爛,中國的傳統色彩更是蘊藏著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與古老的文化沉澱,從胭脂到天青,從粉紅到黛綠……不但真實的傳達了自然之美,更是融入了生活,處處充滿了濃厚的人文魅力。

色彩規則來自五行

在古代,顏色的含義有著不同的變化,而且在正式場合可以運用的顏色並不多。古人認為只有青、赤、黃、白、黑這五種顏色可以稱為「正色」,而且這五色與「五行」相對應,各有其象徵意義。

不僅五色的形成與五行相關,就連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臟(心、肝、脾、肺、腎),五音(宮、商、角、徵、羽),這些都源自於五行,均能與「木、火、土、金、水」相對應。同時,每個「五」又互相關聯,形成一張連動的網路。比如赤的紅色來自火,表示南方,代表夏天,也與太陽有關。

中國五正色

古人將青、赤、黃、白、黑這五種色彩與五行、方位、五方天帝對應,形成獨特的「五色」體系,展現出其對天地自然的認知。

「青」:本意是萬物生長的景色。春天生機勃勃,因此青色象徵春天,並引申出生命、年輕、活力、希望等美好意義。

「赤」:本意是火的顏色,因此在五行學說中代表火,並引申出忠義、喜慶、婚戀等象徵意義。現今我們常用的紅色是漢代才形成的,在此之前,古人更常用「赤」和「朱」。

「黃」:原為玉珮之意,代表吉祥如意。或許因為黃色在古代製作不易,所以沒多少指稱黃色的名字,較為接近的有「纁」和「緗」,「纁」指日落餘暉、紅黃相混的顏色,「緗」則是指淡黃色的絲織品。

「白」:源自升出地面的太陽,有白天的意思。白色被古人視為各種色彩的基礎,是各類絲製品的原本顏色,代表樸素簡單、純潔無瑕。

「黑」:自上古時代以來,黑色就被用作官服的顏色,象徵莊重嚴肅。表達黑色的詞語很多,如黑、玄、緇、烏、皂、墨、黎、黔等。

色彩也有等級之分

在古代,顏色有高低貴賤的等級,顏色的不同象徵著地位的不同。比如黃色只能由皇親國戚使用,紫色為達官貴人通用的顏色,青色則是平民衣服的常用色。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色彩制度,人們穿衣、出行、用物時的色彩,甚至是一根絲絛、一條束帶,顏色都必須符合規定。

充滿詩意的色彩美學

古人有其獨特的色彩美學,色調特別高貴典雅,給人柔和、沉穩的感覺,悅目且耐看,而這種「高貴典雅」,在國畫中也可看得出來。

還有極富詩意的色名,天青色、秋香色、柳綠色、黛青色……每一種色名就像一幅畫,光是從字面上看,其神秘的氣質和詩意的美感就令人陶醉。

本文留言

作者曉嵐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